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2015-08-16 15:42:27)
标签:

佛学

国内游

旅游

汽车

自驾游

分类: 国内游系列
       位于安岳县城东南的石羊镇塔子山上的毗卢洞是我此次寻佛之行的重点。
       身为全国文保的毗卢洞其实是毗卢洞、幽居洞、千佛洞和观音堂的总称,现存摩崖石刻造像465尊,碑刻题记32处,其中观音堂的紫竹观音和毗卢道场的《柳本尊十炼修行图》石刻堪称北宋石刻艺术的珍品;尤为值得一看的就是那观音经变窟中的紫竹观音造像,被认为是安岳石刻造像之极品。
       进入呈狭长纵深布局的景区,右手边的山崖壁下便是主窟--毗卢洞,洞内有一组雕刻,在岩壁中下层的正中为主像----毗卢佛,只见其结跏趺坐在由两个现半身的力士托住的莲台之上,其身后两侧即为柳本尊十炼图。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柳本尊是唐末五代初剑南西川一个著名的宗教人物,自创密宗,在其44岁至51岁期间以十次惊天地泣鬼神的苛苦修炼行化而闻名天下,自此四方道俗云集座下,授其法者益众。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本尊时年44岁,盟誓佛前,持咒灭鬼。是岁八月八日在本宅建道场,炼左手二指一节(第一炼指)供养诸佛,誓救苦恼众生。
       是岁十一月,本尊登峨眉山,时遇大雪,于大雪中凝然端坐一昼夜(炼立雪),俨然无变色,以效释迦雪山六年修行成道,感普贤菩萨现身证明。
       本尊时年47岁。将檀香一两为一柱,于左脚踝上烧炼(第三炼踝)供养诸佛,愿一切众生举足皆遇道场,永不践邪谄之地,感四天王现身作证。
       一日广汉太守赵公,差吏来索请眼晴,诈言用作药剂,以作试探。居士心已先知,吏至便以香水涤戒刀而剜左眼付与(第四炼剜眼),殊无难色。感金刚藏菩萨现身作证。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本尊时年49岁,割左耳供养诸佛,立盟以除病疫,感浮丘大圣空中现身作证明(第五炼割耳)。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本尊时年50岁,以香蜡烛一条炼心,供养诸佛,发菩提心,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令一切众生,永断烦恼,感大轮明王现身作证明(第六炼心)。
       本尊以五香并成一条蜡烛,端坐炼顶,效释迦佛鹊巢顶相、大光明王舍头布施,感文殊菩萨现身作证明(第七炼顶)。
       本尊结坛玉津坊,挥刀断左臂,经四十八刀方断,刀刀发愿,誓救众生,以应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顶上百千天乐不鼓自鸣(第八炼舍臂)。
       本尊时年51岁,用蜡布裹阴,经一昼夜焚炼,以示绝欲,感天降七宝盖祥云瑞雾捧拥而来(第九炼阴)。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本尊将印香烧炼两膝,供养诸佛,发愿与一切众生,龙华三会同得相见(第十炼膝)。
       细细看过这十幅修行成佛的行化组像,幅幅惊心动魄,其中故事无不令人感慨万千,柳本尊舍身求法的精神,让我深深震撼……
       顺着山崖继续前行不远,便来到毗卢洞景区的又一个较大规模的石窟--千佛洞。
      千佛洞的正中摩崖石刻为西方三圣像,中为阿弥陀佛,左观音,右大势至,均结伽趺坐于莲台之上,着敞胸袈裟,佛头螺髻,菩萨戴镂空花冠。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三圣左右为十八罗汉像,其下是摩崖刻的320尊小佛像,千佛洞想必就是因此而得名。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若是细细看去,这些小佛其实所造之像也并不全是佛,应是当时捐资造像的僧、尼、供养男女的形象,只见这些造像各居于一小圆龛中,每个人的形象都不同,或结不同的手势、或捧不同法物与贡品,各个都具有南方地区细腻柔美的仪态。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千佛洞旁是一片较为开阔的坝子,其正对着一面山石被开凿成一座大窟,其上部的崖石如同挑檐,千百年来为窟中的佛像遮风避雨。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此处正是毗卢洞乃至整个安岳石雕的至宝--“水月观音”的所在。
       此处不得照像,围在观音像前的信众更是里三层外三层,于是我悄悄退到远处,取出长焦镜头,透过镜头,细细地,无遮无拦地观赏起这尊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的,全国少有的北宋石刻艺术珍品来。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这尊观音悬刻于石窟中,大小比例目测应与真人相差无几,只见她面东背西,侧身跷脚坐于一张平展的荷叶之上,左手抚撑叶面,右手搁于膝盖之上,那纤长的五指自然下垂;一双秀丽的赤足,左足悬于莲台,轻轻踏着莲花花蕊,右腿弯曲上台,足踏莲叶……如此形象的观音,彻底颠覆了观音在世人心目中那端庄神圣的形象,完全就是一位丰姿绰约、温柔潇洒、极富曲线美的妙龄女郎的形象。真是不敢想象,竟然以世俗中年轻女性的纤秀柔美来表现菩萨形象,这宋代安岳的雕刻师们也实在是有点惊世骇俗了吧。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再细细打量这尊观音,但见她头戴镂花宝冠,面部丰润,眉如新月,凤眼低垂,鼻梁挺直,口唇小巧;上身着轻薄披,袒胸露臂,前胸显得平坦而宽阔,稀疏璎珞飘然而下,极富动感;腰际间系一条结花蓝色丝带;下身着一绣花薄裙;从宝冠两边飘洒下来的彩带虬曲多姿,并与下垂的长裙裙摆自莲台宛如瀑布般流淌而下……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整尊刻像线条明快,刀法自然,尤其是衣饰的裙角和彩带,裙角皱纹逼真,彩带飘逸自然,令人不得不为宋代雕刻大师那出神入化、巧夺天工的精堪技艺所折服。
       眼前的这尊观音,宛如一朵“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青莲,盛开于尘世之间,她的美,美得惊艳,美得脱俗;在我的眼中她既有菩萨神一般的庄重,又有女子世俗的妩媚。不容致疑,我等心目中的女神或许正应如此……
安岳寻佛记之三:毗卢洞中,迷上最美观音

       就这样,在毗卢洞中,痴痴然,迷上这世间的最美观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