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满村皆是锅耳朵 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2015-08-22 20:56:26)
标签:

旅游

国内游

汽车

自驾游

分类: 古镇系列

 做为一个古村镇迷,我一直以为在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个中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不太可能留下什么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镇)了,所以,我从来都没把探寻广东古村落排入我的摄旅计划之中,但是,这一次,当我来到广东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时,当发现这座经历了百年风雨,如一颗深藏于珠江三角洲的明珠般的清代古村落,依然散发着耀眼光芒时,我为自己的无知而汗颜,也为古村的留存而欣慰。

 因为初来乍到,村中又没有明显的指路牌,我误打误撞径直来到了村后。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村口处一口水塘,四周遍植榕树,将车停妥在池塘边的晒场上,一抬眼便望见了屋脊线上那一个个曲线优美的锅耳形山墙,这种与徽派建筑马头墙截然不同的建筑形式,正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具特色的建筑造型,又被称为“鳌鱼屋”,意取“独占鳌头”,象征着功名。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守着后村口的“惠清钟公祠”,那高高的门槛,厚重的门板,威武的门神,精辟的对联,无不彰显着这一门脉的荣耀……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从村后来到村前,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规模更大的半月形水塘,还有塘边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一座掩映其间的石砌文塔,一根高挑而起的大旗杆……这样的布局也是中国古村落风水格局的惯例,象征着文房四宝,古村的先人以此寄望着后代的文人辈出。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从村前水塘对岸的田野处望去,对面前排的建筑都是屋形高大的宗祠,村前宽敞的场坪上正中耸立着一座郑氏宗祠,雕梁画栋、石柱石狮好不气派。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这大旗头村,也称郑村,一则是村中所居全是郑姓居民,二则该村是由清朝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奉慈禧太后御旨所建。

 古村郑氏宗祠左侧高台上最左边的建筑便是郑绍忠的振威将军家庙,门口两边挂着一幅对联上书:振兴粤海,威武南天。文字间表彰着主人的戎马战功。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家庙的装饰比宗祠更为华丽,墙头的砖雕,柱子上的石雕,梁、架上的木雕,尽显工匠的雕功精细,无论是花鸟还是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特别是门额上方墙壁上书画,虽历经风雨,依然清晰可辨,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生动逼真……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家庙为前后三进,两个天井。第一进很短,两扇木门上画的门神,色彩已褪尽显斑驳,但二位门神的神威尚在;第二进正面墙上有一红漆大匾,上书一个大大的“寿”字,据说正是当年慈禧老佛爷亲笔书写并赏赐与主人的。别说,这个寿字还真是眼熟,若您要是去过安徽齐云山、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的话想并都能见到这个“寿”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从家庙高台与宗祠间的门楼下的小巷中走进古村的深处,发现宗祠的后面才是村中居民日常栖身的宅屋。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条石铺砌的巷道显得格外干净整洁,全然没有在其他地方的古村中常见的排水明沟,自然也就没有污水横流的情景,这正得益于大旗头村那百年至今,堪称一流的排水设施。由于整座村落地基较高,暗渠便设在了条石铺就的地面下,于是村内各处的雨水、污水均排入这些暗渠,汇集至场坪上的出水口排入村前的池塘中,最终流入更远的河道之中。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古村中的屋居院落也是广东粤中地区最为典型的、最具独特梳式布局:以一条巷子为中心,两侧都是密集整齐的民宅,整座村落中小巷纵横、座座宅屋院落如棋盘分列。据说,这样的布局让古村冬暖夏凉,足以抵御湿润气候的侵袭。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行走在村中的巷子间,两侧都是高大厚实的山墙,山墙立面上开有入户门但开窗较少,入户门多为条石框门,上有门罩;随意走进巷子两边任何一处屋宅,则可见里边的建筑采用的是“三间二廊”布局,即天井两侧是行廊及厨房,正面朝向则是正房三间,这也是广东民居典型的建筑布局。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登上一处屋宅的阁楼,从这里望出去,几乎每一幢宅子的两端都高耸着鳌鱼墙,形成了交织起伏、韵律感十足的轮廓线,在蓝天的映衬下,一排排曲线优美的锅耳形山墙,层层叠叠,蔚为壮观,气势不凡,真正是满村皆是锅耳朵。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宗祠始终都是中国村落的精神核心,郑氏祠堂也不例外。虽然如今大多数村民早已迁出了大旗头古村,村落里的老宅子也已人去屋空,但郑氏的后代都会定时回来对祠堂、家庙等进行洒扫、整理,特别是当遇到重要的传统年节或者村民家的婚丧嫁娶,迁居各处的村民都会聚在一起,按照祖制举行祭拜活动以及团聚仪式,最后摆上一场家族聚集一堂的围宴,族人皆欢,于是这古老的祠堂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维系家族亲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纽带。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我到村里的这一天,祠堂的大门上挂起了两个大大的红灯笼,村里的年轻人正忙着在祠堂里张灯结彩,贴联挂喜,不时,有骑着摩托车,挑着竹篓的村民,送来碗碟等各式物件,一打听,原来,今天村里有族人办喜事,族里将开祠堂并在祠堂里大宴宾客。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我走进祠堂旁一户民居中,荒废已久的厨房里,今天是热闹非凡,一拨村里的妇女正忙着在巷子里摘菜洗涮,另一拨妇女,则在厨房里蒸得蒸,烧得烧,一个个都忙得不亦乐乎。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见到的每一个人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每一个见到我的人都热情地与我打招呼并邀请我一会留下来喝喜酒。

 可惜我还不是一位民俗摄影迷,不然,祠堂中的婚礼绝对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拍摄题材,这也是我此行中的一个遗憾。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一位老伯听说我不能留下来吃饭,拉着我来到灶头前,用大饭铲从柴灶上的大铁锅中起出一块巨大的锅巴,让我随意取用,“多拿点啦,这个城里是吃不到的啦……”

满村皆是锅耳朵 <wbr>三水大旗头村印象(广东古村镇系列)
      一块香香的锅巴入口,那是儿时的味道,那是根的味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