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2014-09-21 09:01:37)
标签:

旅游

长线自驾系列

汽车

自驾游

古镇

分类: 古镇系列

       由于需要等来自广西的队友,在我的建议下,先期到达的队员决定前往位于丽江城北110公里的金沙江峡谷中的宝山石头城探秘。

       几年前,在泸沽湖时,一位客栈的老板给我推荐了一条从泸沽湖过金沙江然后到玉龙雪山的自驾新路线,从而知道在这条线路之上,在金沙江的西岸边有一个叫宝山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建在一块江边大石上的有700多年历史的古老石头城,且因为至今交通不便,很少有人去那,是一处难得的原生态之地。可惜当年的同伴不愿意冒险走这条新路,只得做罢,但我的心里一直是十分的好奇,总想找机会去那座石头城看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这次西行之中从云南进藏,终于让我得了机会。

       我们按照先行者留下的攻略,企图驾车穿越玉龙雪山风景区后前往丽江东北方向的宝山乡,只可惜今非昔比,如今有人占地为王,若不买玉龙的门票,谁也别想打景区里过,无奈,我们只能调头回丽江后,再经大东乡、鸣音镇绕路前往宝山乡。

     前面的路时而是砂石路,时而是新铺的柏油路,山路弯弯,但也奈何不了我们身下这两部本为越野而生的战车。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当翻越一处海拔近4000米的垭口时,这里有一片较为平坦的高山草甸,其地势地形如同一处天然的观景平台,站在这里可以清晰地望见玉龙雪山的全景。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美景当前,大伙都兴奋不已,格瓦拉更是不管不顾直接把他的“牧马人”开到了草甸的高处。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头顶蓝天,面朝雪山的感觉真是超好,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海拔高的缘故,大家有点高,有点H,于是直接就拿“牧马人”当道具,纷纷爬上车顶,摆出各种pose,什么放飞的,弯弓射的,劲舞的,玉体横陈的……花样百出。这样的情景,从这里开始便成为此次西行之中每上到一处垭口的团队传统节目。

       车过鸣音镇,前往宝山的路便离开了省道主路,驶进一条只容得一辆车身通过的山地公路,这条路不仅窄,而且路面全是石块铺成。这种路面被自驾的人称为“弹石路”,此路的烂路指数仅次于“搓板路”与“弹坑路”,更要命的是此路一边始终是万丈深渊,还时不时地来上一个或数个回头弯,好在格瓦拉的车好跑在前,不时用手台通报路况和来车,就这样,我的手心里都握出了汗:这难道是让我来一次进藏前的演练吗!

       好在宝山乡深入大山之中,人烟稀少,又因交通不便,外来旅游的人车也不多,一路上除了我们两部车几乎就没再遇到其他外地车辆。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越往大山深处,路边的景色就越美:这里森林茂盛,山峦起伏,山谷幽深,山间常常有一片片被开垦的梯田,以黄绿的色块和优美的曲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更有那山坡上,梯田间零零散散地点缀其间的一处处拙朴自然的村落入镜,真是美不胜收。美景当前,我也顾不上山高路险,时不时地停车拍照,顺便也释放一下山地驾车的紧张与疲劳。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过宝山乡后,远远地望见重重高山峡谷之间出现了碧水一片,那一定是金沙江,那是这条大江在冬春季,在丽江境内特有的颜色。宝山石头城就在金沙江边,看见了金沙江,那离石头城也应不远了。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老话说“黎明前的黑暗”,这句话说的真是不错,当我们开始翻越一座更高的山时,路面上的弹石消失,竟然变成了碎石坎坷,坡陡且折,更是呈“之”字形高低起伏。猛然间拐过一个弯,车正位于一段下坡路的顶端,眼前出现的景色令我情不自禁地冒险在坡道上刹车急停下来。只见前方一条大峡谷突然间就横亘在我们的面前,两岸奇峰高耸入天,两峰对峙之间,则是一条玉带迤逦。就在这高山之间,玉带之边一座石山独耸,山顶之上一座村庄依山势,掩绿荫,灰瓦白檐的格外显眼。不用说,那定是传说中的石头城了。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石头城近在眼前,可是想要到达它的向前可没那么容易。当驾车下坡至又一转弯处,我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前面的土路九曲十八拐,从山腰直降近山脚,道路的一边无遮无挡,是一大片直插江边的陡坡,这正是应了又一句老话:无限风光在险处。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沿着土路小心翼翼地驾驶来到山脚下的停车场上,停妥车,定了定神之后,这才发现,在山上望见的石头城真的是建在江边一块突兀的巨石之上,而我们眼下所在的位置其实是石头城外面与之相对的一片陡峭的山坡之上,一个比石头城上的村寨规模更大的村庄依山而建,若想要到对面巨石上的城中去,我们还得穿过山坡上的这一片村寨,下到山脚下的一小块场坝之上,然后才能登上巨石之上的石头城。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在村口正巧碰上石头城木家客栈老板的亲戚,他见是远道而来的游客便热情地给我们带路,这山坡上村子里的村巷顺着山势起伏上下几无平路,且曲折迂回如同迷宫一般,亏得是木家兄弟给我们领着,不然非迷路不可。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木家兄弟在石头城对面的村里也开了一家客栈,很漂亮的二层小楼还带着一个种满花草的小院,于是我们决定在他家里歇一下脚,顺便把肚子填饱。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酒足饭饱之后,我们来到石头城下的场坝上,路边一树的三角梅开得正艳,一条石阶路向上一直通向石头城那座造型独特的寨门。回望我们来时的村子,这才发觉这个小山村竟然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建在山坡之上的村庄中白墙灰瓦的屋宇依着山势,建得是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连联成片,仿佛天宫里的琼台玉阁一般,而其下的坡地之上,则是层层叠叠的梯田一直向下延伸至金沙江畔,在云影斑驳之中,江水如带、色如碧玉、静如凝脂的金沙江在两岸巍峨大山的簇拥下,蜿蜒南去直至消失在远处的山口,如此的江景只怕真的是唯有丽江境内于冬春之际所独有。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正当我们信步向石头城寨门走去时,一位身着纳西族传统服装的老太太背着满满一竹篓的猪草与我们擦肩而过,在石阶上健步如飞,一会便消失在寨门之内,如此矫健的身形看得我们这些“小伙子”直咂舌。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石头城是一座纳西族聚居的村落,因此用纳西语音念作“剌伯鲁盘坞”,翻译成汉语则为“宝山白石寨”。

       入得城门,门里的街边坐着晒太阳聊天的一众老人,从他们的穿衣戴帽来看,这些老人都应是纳西族人。老人们大多不会说汉话,但每个人面对我们的镜头时,都会用微笑来与我们打着招呼。由于交通不便,来石头城旅行的人相对还是少数,当然如今因其已经名声在外,专程至此的外地人也日渐增多,甚至还有不少是外国人,老人们怕也是已经习惯了。

       村内的石阶路几乎都是在天然巨石之上直接开凿而成,狭窄的石阶表面历经千年的风雨侵蚀还有无数次的人踩马踏,表面或光滑如打磨,或有着一个个细小的凹坑,显然那些是马蹄的痕迹……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沿着石阶小路,在石头城的巷道中穿行,时不时会听到清脆的马铃之声,于是不是迎面就是从背后会有村人赶着一匹矮小的云南马驮着物品与我们擦肩而过……在这石头城中,古往今来,恐怕也只有这些马儿才是最合适的交通工具了。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城内的建筑由于地势与占地的原因,布局之中尽显匠心:通常是这家的墙外垂直下去数米,就是另一家的院落,一家紧挨着一家,一家又紧连着另一家;那些新盖的房子多是两层楼带院子的建筑,而那些保存下来的老建筑则多是独立而筑,以石头垒起来的地基为一层,用来圈养牲畜,二层则是住人。先民们为扩大二层住房面积,往往将二层的木楼板向外挑出一些距离,于是又形成了如同悬空的吊脚楼。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石头城三面皆是悬崖绝壁,一面石坡更是直插金沙江边,我转向朝着村落的高处爬去,想去那里将周围的地势地貌看个真切。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来到巨石顶部,也就是石头城的最高处,这里是一块平整的空地。空地的边沿是一道1.5米高的石墙,墙面上有一排排“枪眼”,墙下有一条1米宽50厘米高的石台走道,据说是战时守卫用的站道。透过 “枪眼”,俯瞰崖下,远处地面上的一举一动,都能在崖上洞察得到。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手扶石墙舒目远眺,远处的山坡、小路、梯田,高耸的山峰,还有两峰之间夹着的江面,一览无余。

       石头城对面的大山坡上的梯田蔚为壮观,一层层、一圈圈,黄绿相间的梯田,从金沙江边一直往上,直至千米高的半山腰,梯田之间更有一簇簇的绿树,给金色的田野点缀上点点苍翠……望着这些高山上的梯田,心中由衷叹服:真是不知道,这里的农户们是如何开田播种的……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石头城北面的两座隔江对峙状如石门的山峰格外的醒目,那便是太子山了。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太子山延绵到金沙江边,江边就是著名的太子关,那里就是当年忽必烈率领蒙古铁骑“元跨革囊”渡过金沙江的地方,这一事件对元朝统一全中国有着极为重大的历史意义,而我脚下的这座古老的石头城正是这一历史事件的见证人。

西行漫记之五:云南宝山,金沙江畔石头城(云南古村镇系列)
       身前的峭壁上,长着许多巨大的仙人掌,这个季节里正旺盛地开着一朵朵金色的花朵,在这寸土如金的巨石之上尽显着生命的顽强,或许这些仙人掌正是这座石头城历久弥存的象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