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2014-09-19 17:43:15)
标签:

旅游

自驾游

长线自驾系列

汽车

分类: 长线自驾系列

       一早,收拾好行囊,两车从香格里拉启程,沿国道G214北上,今天的目的地是194公里之外的德钦县飞来寺,在那里我们将去拜见梅里雪山之神,卡瓦博格。

       凡是看过电影《转山》的朋友一定会对这样一个情节印象深刻:与主人一起骑行的晓川为求天边的云散开,让两人能看一眼完整的梅里雪山不惜脱光衣服,可惜事与愿违,晓川极为懊恼地狂叫:“整整三年,我来了三年都没能看一眼。”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太多太多,因为神山不是谁都能见得到的,至于那传说中的日照金山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出发时,我的心里就一直在嘀咕:“神山啊,我们能有幸见到你的真容,能见到你那日照金山的奇观吗?”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在尼西乡附近,路边都是大片平缓起伏的田园,4月正是桃花绽放的时节,只见田边地头,藏民的房前屋后盛开着一片片粉白色的桃花,真是美极了。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只顾着欣赏车窗外的美景,谁也没有注意导航将我们导上了老国道G214,于是车子开始进入盘山路,并不停地在山间缠绕,透过窗外,车的左边始终是深不见底的峡谷,上至山口处的佛塔,停车眺望,峡谷深处的金沙江水如同一条细线夹在群峰之间,这才真正体会什么叫做山高水长。翻过山口,山路又一路盘旋而下,直至重新回到金沙江谷底,回到新国道G214上,就是这样一个折腾,我们错过了见识尼西黑陶传统手艺。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车过奔子栏镇后,国道G214便开始翻越云南境内一座重要的高山:白茫雪山。从上山开始,我便瞪大了眼睛留意着路边的指示牌,就怕错过了著名的金沙江大拐弯的观景台,若在那里登高俯瞰可以欣赏到从北奔腾而来的金沙江水围绕着一座金字塔般的山峰神奇地形成了一个“Ω”形的大拐弯的壮丽景色。

       终于见到的观景台,可一问这里竟然要买包括“金沙江大拐弯观景台+雾浓顶观景台(迎宾十三白塔)+飞来寺观景台等景点”的梅里雪山套票共计200多大洋才可上观景台观景,大拐弯景点不单独买票!这不明摆着抢钱的架势嘛,气得我们调头就走。

       白马雪山是滇藏线上我们要翻越的第一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翻越雪山的公路除了打隧道那一段路况较差外,大部分都已经是平整的柏油路了,但沿途时不时可以看见路边山体上巨大的滑坡体令人不寒而栗,特别是从雪山的高处俯瞰山脚下那新旧公路的对比,想想昔日翻山越岭的艰辛不由得感慨万千。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在快接近山顶第一垭口的地方,这里的植被竟然茂密了起来,蓝天白云映衬着不少高大松木那挺拔的身姿,终于上到的垭口,发现这里竟然还有大量的积雪,同行的一帮广东伙伴们无法淡定了,顾不上初上海拔4200多米可能会导致的高反,在雪地里尽情地撒着野……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翻过白马雪山垭口,沿着盘旋的山路飞速下山,离德钦县城越来越近,我们已经能够在午后澜沧江峡谷间蒸腾的云雾中隐约看至梅里雪山的群峰。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我们没有先进县城,而是拐去了8公里之外的雾农顶观景台,这里的一块山间平地上整齐排列着十三座藏式白塔,因此又被叫做十三白塔迎宾台,从这里往西面望去,梅里雪山的十三座雪峰几无遮挡地矗立在观景台的对
面,近距离地向人们展示着它那雄奇的白色群峰的全景。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我们到时,已是午后,阳光虽然灿烂但梅里十三峰却处于逆光之中,而那万众瞩目的雪山之神:卡瓦博格似乎也在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玩起了捉迷藏,将自己的身形深深地隐藏在厚厚的云层之后。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每个人都略显沮丧,但也只能无奈登车,继续前行。

        就在驾车调头之际,我又回望了一眼云层中的雪山,心中默默祈祷,或许神山能听见我虔诚的心愿……

        穿过县城,我们来到12公里外紧挨着国道G214的飞来寺观景台,时间虽然还早,完全可以继续赶路,但大家都不甘心就这样与神山擦肩而过,于是集体决定在此逗留一晚,共同守望神山,期待明天一早能见上那传说中可遇不可求的“日照金山”。

       没有事先预订酒店,却奇迹般地顺利入住正对着飞来寺观景台的“藏吉王商务酒店”,三楼的位置,房间带着一个落地玻璃的小阳台,阳台外就是梅里雪山那巨大的山形,真的是如飞来寺许多宾馆都会用的一句广告词所描绘的那样:躺在床上看梅里。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在神山面前还是不敢造次,放好行李,已经是近晚上7点的时光,这个点若是在内地,外面早已是一片漆黑,但此时飞来寺观景台上的白塔依然沐浴在落日前的余辉之中。

       我坐在阳台前,指望着能出现奇迹:梅里落日时的日照金山。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窗外,太阳与那神山始终隐藏在厚厚的云层当中,光线日渐暗淡,但天空却愈发蓝的纯净……正在发呆之际,眼前的神山之巅,从云层的缝隙之间猛然迸射出一束束银色的光芒,梅里雪山十三峰中不知是哪一座雪峰终于从云层中露出了峰尖,已然沉于其向后的落日,依然发出强烈的光芒,将峰尖四周的云霞染成了金色……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虽然没有奇迹出现,但最后一刻的光芒已令我兴奋异常,俗话说,“朝霞雨,晚霞晴”,好天气,必然令明天早上神山显现甚至出现“日照金山”的机率大增。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吃过晚饭,同行的小伙伴们开车前往山下几十公里外的小山村中去品尝村民用当年传教士从法国带来的酿制技术酿制出来的甘地葡萄酒。

      我没有去,选择留在酒店之中,因为我舍不得梅里雪山,我得守着它,只想早一点看见它的真容。

      我不顾飞来寺这里3300米的海拔,一次又一次地爬上酒店楼顶的大平台,只因那里视界开阔且全无遮挡,我在寻找最好的角度,最好的时间,期盼能与梅里雪山有一次面对面的独处。

       夜里近10点的时候,遮蔽了梅里雪山一天的云层悄然散去,卡瓦博格就那么毫无征兆地赤裸裸地站立在我的眼前,我凝神屏气地望着它甚至不敢去按动手中的快门,因为我生怕哪怕是一点点的动静都会惊动神山,令它蒙羞隐去……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在明亮月光的辉映下,远处的梅里雪山发出幽亮的光茫。虽然此时是皓月当空,但梅里上空那澄明的空气依然令星月同辉,浩瀚群星汇成的银河,就在我的眼前,咫尺之间仿佛触手可及,而它们更是如同在梅里的头顶撑开了一面巨大的镶银嵌钻的丝绒天幕……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如愿见到神山,令我欣慰更让我兴奋不已,再加上可能有一点点轻微的高原反应,我躺在床上却几乎是一夜无眠。

       天刚蒙蒙亮,我便在将小伙们从睡梦中喊醒后,第一个爬上酒店的天台,在那里忍受着雪山清晨刺骨的寒风,静静等待着,等待那壮美的雪山日出一刻的到来。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日出东方,我们却面朝西天的群峰,翘首以待:6点20分,梅里十三峰在黎明前的微光中,在一丝不染的淡

蓝色天幕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的圣洁,偶尔有一片片飞云从女神峰的头顶飘过,如同她发际边飘舞的薄纱……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6点59分,日光如约而至:初升的太阳给卡瓦格博的峰尖上镀上一层彤红,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红色的光影向左右的山峰蔓延开来,投射在山峰上的光越来越亮,雪峰的色彩也从红转黄,又由黄逐渐褪色,直至变成刺眼眩目银白色……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卡瓦格博的日照金山虽然只照耀了十分钟,但这短短的十分钟,相信将会被在场的每一个人永远铭记。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日出总是如此短暂,转眼间便已天光大亮,一下子便从清晨变成了白昼。在明晃晃的日光中,梅里群峰全部完美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从左到右(从南到北)依次为:缅茨姆峰, 亭亭玉立,气质若兰,传说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妃子,故称神女峰,海拔6054米;加瓦仁安,形似法冠,也称五方佛峰,海拔5470米;巴乌八蒙,也称英雄女儿峰,浑圆饱满,摄人心魄,海拔6000米;巴乌八蒙的右侧则是主峰卡瓦格博,一座完美的金字塔状的雪山,海拔6740米;玛兵扎拉旺堆峰,也称无敌降魔战神,海拔6365米;奶日顶卡峰, 海拔6379米;粗归腊卡峰, 海拔5993米。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尽管我们所见不一定是最为壮丽的日照金山,但我已然是心满意足。此次西行真是极其走运,第一次来见梅里便得到了神山的眷顾。

西行漫记之七:云南梅里雪山,永远的卡瓦博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