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G209,鄂西景观路上的风景(湖北篇)
(2011-11-04 21:08:46)
标签:
旅游自驾游 |
分类: 国内游系列 |
目前唯一一条南北贯穿鄂西山区的公路便是209国道湖北段。
如果说318国道是中国的景观大道的话,那209国道就是鄂西的景观之路。
这条国道沿线几乎荟萃了鄂西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精华,其中不乏洲际级乃至世界级的景观:在它的北端,十堰境内就伫立着道家仙山—武当山,武当功夫名扬海内外,山上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更是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下则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湖—丹江口水库,这也是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中线的源头;中部,它穿越的神农架林区是一个世界级的自然生态保护区,更是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绿色宝地;在它的南端,巴东的身旁,从青藏高原浩浩荡荡而来的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奔流东去,并在巫山与大巴山脉间切割出一条雄奇壮美的峡谷—长江三峡,还有那举世闻名的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这些显自然之大美,展人文之深邃的景观,足以吸引我们亲自驾车沿着这条景观之路南来北往地走上一回,充分领略一番鄂西的魅力。
六里坪─→70km房县─→87km燕子垭─→2km天门垭─→15km红坪─→24km鸭子口─→18km木鱼镇
在武当仙山之巅,放眼南望,从脚下直至远方的天边,青色的群峰连绵起伏,状若大海中汹涌奔腾的波涛于仙人的咒语下瞬间静止;那片群峰的所在,便是那大巴山中,传说野人出没的地方—神农架林区。
神农架,相传因远古炎帝神农氏遍尝百草,搭架采药而得名,那里可是鄂西的一块宝地:素有“中央山地”之称的神农架,秦岭、大巴山、巫山山脉汇合于此,构成了我国中部面积最大的山区;做为长江与汉水分水岭的神农架还有个牛气冲天的名头——“华中屋脊”,这是因为神农架的最高峰—神农顶海拔高达3105.4米,为华中第一高峰;正因为神农架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形成的高海拔山区立体小气候,使那里成为我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堪称一处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或许是得益于昔日山区的交通不便,这里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形成了人与自然共同构成的我国内地罕见的高山原始生态圈,并因此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成员。
离开“人间仙山”—武当山,我驾车重上G70福银高速(原汉十高速公路)往十堰方向至六里坪出口下后,便驶入了向南通往神农架的209国道,这条国道是从北面的十堰或从南面的宜昌前往莽莽林海—神农架林区的必经之路,沿着它,我将直奔那片神秘的“野人山”。
友情提醒:从高速公路下来,拐向209国道的路口,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丁字路口,建议出高速后停车问一下当地人。
从六里坪至房县的这段209国道,虽然也是穿行于山区之中,但因为道路刚经过整修,路况极为良好,我的大马力越野车依然提速有力,见车超车,再加上道路两边山青水秀,田舍错落,那一刻的心情啊,就一个字 —“爽”。
车过房县,不过10多公里,在看到一幅“探寻野人踪迹从这里开始”的宣传牌之后,我的车就一头扎进了神农架的大山里。
这里的山势相比之前高大雄伟了许多,风光也更为美丽,特别是当驾车行进在神农峡谷中,但见山道边红白相间的防护墩格外醒目,道下一条溪水潺潺,两侧则是夹道青山,山间秋色初染,斑斓乍现,透过车顶的天窗,峡谷上方一线蓝天,不时有洁白如絮的云朵飘过,如此的景致,引得我们频频停车驻足,将美景摄入镜头;此时此刻,谁也不知道前方的路,我们将经受严峻的考验。
在鄂西,尤其是神农架地区,地名叫坪和垭的地方特别多,后来问了当地人才知道,这坪是指山间的平地,垭则是指两山间的狭窄地方。
就在房县与神农架林区的交界处,过三座庵,前方有一个叫“椿树垭”的地方,一个我至今无法忘怀的地方。
从冒然闯入“椿树垭”的第一个弯开始,我们这才算是真正领教了神农架山区的厉害:虽然路面还不错,但一路几乎都是上坡,整整18公里,车前仿佛没有尽头的盘山路便是一个拐弯连着一个拐弯,还时不是给你来个“肘子弯”,“回形针弯”什么的,十几个弯下来,一车的人都已经有点“七荤八素”了。
虽然驾车跑过不少险路,但遇到这样的山路,我也是一点都不敢大意,连续的弯路令可见距离很短,每遇视线不佳的弯道,我都严守“减速入弯、严守己道、鸣笛通过”的原则以确保安全;此时,我知道车窗外的风景一定很美,但除了两眼直视前方,我已无暇顾及。
使出浑身解数,终于安然通过了“椿树垭”,当我们驾车爬上山顶,一座写着“神农架”三个鲜红大字的石碑伫立路边,将车停妥,站在山巅,回望刚才经过的“椿树垭”,眼前的景色令人震憾:脚下的山岭如一条巨大的苍龙横卧,那一座座岭尖,就如苍龙脊背上隆起的片片龙鳞,刚刚驶过的209国道在山腰间蜿蜒曲折状如波浪,又如一条小龙伴游于巨龙身旁……
继续前行,翻过大金山,感觉车前的山势越发的巍峨,离天好象也越发的近了一些。转过一道弯,远处出现一个垭口,公路从夹峙着垭口的两峰之间穿过,一座状若彩虹的拱形桥梁飞架两峰之间,一见到这座彩虹桥,我们就知道神农架的燕子垭到了。
如今的燕子垭与其南边2公里远的天门垭共同形成了神农架的燕天景区。
顺着垭口公路一侧的石阶上山,攀爬于山腰间的栈道之上,但见身旁峭壁千仞,崖间古树老藤盘绕,209国道如同一条青灰色的缎带从脚下飘过……整个垭口自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燕子垭因垭口峭壁之上有一燕子洞而得名。燕子洞的洞口宽敞如报告大厅,在海拔2200多米的山崖之上竟有如此巨大的洞穴着实令人有些惊讶,走进洞内,见洞内右后侧还有一个黑漆漆的洞穴,据说那里面才是神农架的金丝燕们栖身之处,许是来的季节或时间不对,这些可爱的精灵竟然都不在洞内,令我空生一丝遗憾。
来之前就听说秋高气爽时节的神农架林区是最美的,真是一点不假。
立于彩虹桥上,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一切令人心旷神怡:高海拔地区的天空因为空气澄明通透而显得格外的湛蓝,朵朵白云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于山峦间投射下斑驳的身影,远处的群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则显得更加的壮美;桥下的河谷之中是蔓延至远方,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茂密森林,丛林间的植被因为秋天的到来呈现出一片片绚烂的红黄绿……
神农架林区内丰富的南北植物种类,一到秋季便因其自身的物种特性以及高低不同海拔的影响,自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五彩斑斓之间将神农架的崇山峻岭间渲染得如同一幅层次感丰富、色彩艳丽的巨大油画。
离开燕子垭,车行不远就是天门垭,垭口附近的山势险峻,一侧危崖叠石,一侧万丈深壑;209国道从垭口穿越南北,2328米的海拔令这里成为湖北省境内国道公路的最高点。
步入景区,四周都是高大茂密的植物:老态龙钟的是黄杨,翠绿清香的是松柏,苍劲挺拔的是冷杉,艳红如火的是红枫……,还有许多叫不上名的植物,这时才算是知道什么叫作林区。
行走在山脊小路之上,眼前时而奇峰耸立、时而峰回路转,忽然间一道绝谷横隔,脚下的石径嘎然而止,只见沟谷两头扯起几道铁索,铺上木板便成了桥,颤颤悠悠地过了此桥,向上行不多远就攀上了峰顶—神农升天处。举目北望,峰下是烟气朦胧、深邃无比的山谷,山谷对面是高耸接天、宽如屏风的群山,山风吹来,掠过林间,涛声阵阵,风止则四寂无声,一切复归宁静……,真想一个人在这幽静的山野之中多呆一会,好好享受一下这份难得的自在。
从天门垭一路下坡10多公里就到了红坪,车入红坪峡峡谷,便是传说中的十里画廊,风景确是奇好:209国道依“野马河”而行,此水因河中激流于石间上下冲突,跌落成层层叠瀑,势如奔马而得名,可惜秋季水势不大,不得见其流万马奔腾之势,却见巨石满滩,清溪缓流,遇洼汇积成潭,恰如美玉嵌底,也是景致独特;在神农架,象红坪峡这样切割得很深的V字形河谷多处可见,峡谷河岸两边奇峰挺拔,峭壁之上时见飞瀑如细纱垂挂……驾车穿行于峡内,真如同行于画中。
车至鸭子口,这里仍是神农架的核心景区—神农顶景区的入口,从这里,探奇“野人山”的旅程才算进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