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霖,光这么个名字就让我打心底里喜欢:酷夏时节,天降甘霖,那份清凉会是多么地惬意啊。
夏霖仍是一个深藏于安徽省宁国市东部群山之中,名不见经传的小风景区,当地现在称其为九天银瀑景区,不过,个人感觉还是原名更有韵味些。
我与夏霖的相识纯属偶然:自驾去安徽障山大峡谷消夏,回程时想顺便去浙江的安吉耍一下,却不曾想被与其一山之隔的夏霖所深深吸引。
在景区工作人员的指点下,我驾车径直前往景区最深处的石门景点。
狭窄曲折的景区公路,穿行于一条幽深的峡谷之中,峡谷两侧或秀峰对峙,或孤崖绝壁,或竹山林海,路边更有一山涧相伴,涧中奇石密布,清泉奔流,此等山水在浙皖一带的山区很是寻常,但却依然每见每喜。
峡谷中,多有山间平坦之地,或稻花飘香或修竹摇曳,时有一片片民居掩映在青山翠竹之间,令人联想起陶公笔下的世外桃源。
穿过一座可谓败笔的寨门,只见绿荫丛中,一条清溪悠悠地流出,淌过光滑的溪石,汇入石桥下的浅潭之中,潭中鱼影绰绰,此时谁也不会知道,夏霖的精彩便隐藏在这片浓荫清流之后。


钻出这片绿荫,顿时豁然开朗,一片空阔之地现于眼前,顾盼四围,峰峦草树,无不赏心悦目,空地边依着山势建起了数栋别致的小木屋,高低错落于草木丛中,尤如童话世界里的景物。

山谷的尽头,两块高约数十米的巨石挟道对峙,隔空矗立,恰如两扇参天石门洞开,这便是夏霖景区著名的景点:石门。

步入石门,门内竟然又是一条幽长的峡谷。峡谷之中,头顶峰峦隐隐,竹木藤萝,遮天蔽日,满目苍翠间如同置身于一条绿色的长廊之中;在绿色中缓步前行,脚边幽草绵延,脚下落叶松软,微风之中,幽香暗生,忽然有无数彩蝶随香翩跹而至,于花间水边舞动,更有甚者竟收翅落附于我们的肩背这上,(事后方知,原来是我们衣服上汗浸的盐渍吸引了它们),此情此景,恍入传奇之中的蝴蝶谷。

夏霖之景秀色于山,灵动于水,水正是夏霖景区的魂灵所在。

穿行在蝴蝶谷中,这条清澈的山涧始终相伴于左右,头顶谷外的几线天光穿过于风中摇曳的竹梢树隙,闪烁着如精灵般跳跃于晶莹的溪水之上,折射出梦幻般的色彩,特别是那翠绿的叶面被天光穿透后,投射出的那可人的绿光,更是令溪水显现得流光溢彩。



有山,有水,自有瀑,那峡谷中一连串接踵而至的瀑布,让人目不暇接,这些瀑布虽无“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却也个个显得纤巧精致,婉约动人,令人印象颇深。

四叠瀑下,集水成潭,潭中许多已被打磨得润滑如脂的山石潜藏于溪水之间,苍苔碧然,泉流其上。

乌龙潭,便在那峡谷的最深处,未见水色,但闻水声,转过峡谷中的一处小弯,乌龙潭和乌龙瀑便跃然于眼前。

举目望去,丛生着许多幽花异草的潭壁之上,一条瀑布形分两节,色如白练,声如龙吟,自崖上天桥下飞流直下,右折倾泻入崖壁间的一处幽穴之中,再翻腾而出泻入其下的乌龙大潭。

潭水清澈,许多黑色小鱼于潭中从容游弋,待人们赤足入内,一干鱼儿竟如度假温泉之鱼疗池中的小鱼一般,纷纷簇拥至人们的脚边、腿边,在其争相啃食之下,顿感奇痒无比,潭水之中自是笑声不绝于耳。

有好事如我者,则沿瀑布石壁手足并用爬至潭上的幽穴之边,以物探深,竟深不知底,唯有吐舌惊诧。
石门之中的众多瀑布之中,最漂亮的瀑布,我以为是那隐身于丛林之中的龙须瀑,其漂亮之处不在于形,而在于色。
访龙须瀑,需从乌龙潭上方的一条狭窄小道攀山而上,山路时有崎岖不平,更间或有涓涓细流自山岩之中渗出,令足下险中加滑,其所处之地甚是隐秘。

龙须瀑水势平缓,水流自崖顶散聚而下,跌入其下之潭,水潭三面皆为郁郁葱葱的野藤古树所围,光线幽暗,凉气逼人,潭壁之上更是青苔累累,偶有闲花散叶飘于水面,又随水流潺潺而去。




光影斑驳之中,碧潭出水口处水下的一片石头将我的目光深深地吸引住:常年的流水将水下的一片顽石切割出一道深深的沟槽,槽边的石面更是被水流冲刷得光滑如镜,透过幽蓝的水色,水下的石面之上竟然有着天然的红绿相间的花纹,如同彩绘一般,如丝的流水更是在石面之上拉出一道道绚丽的光带来,面对着那水下,水上,色彩与光影的无穷变幻,我竟看得痴了一般……






从石门返回的路上,忽见路边人头攒动,沟壑之中人声鼎沸,引得我顾不上山道上弯急路窄,将车冒险停在路边,奔到沟边一探究竟。

原来是许多人聚集于此,利用沟中的一条瀑布在玩“瀑降”。

“瀑降”是一种户外休闲活动,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地区特别盛行,通常是在悬崖处沿瀑布主体由上游向下游,利用绳索下跃,或顺水滑降。由于长期被瀑布冲刷的石头很滑,且长满青苔,再加上瀑布对下降者的冲击会影响其对速度和力量的判断力,所以,瀑降比普通的岩壁下降更富变化,更有挑战性。

盛夏酷暑之中,于水中玩此运动,不仅尽享清凉,也享受着一种心跳的刺激,那是何等的快乐,难怪一大帮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兴奋得声震山谷,可惜我是有心无胆,只能做壁上观了。

众人玩水之处,是夏霖风景区的另一处著名景点:老龙潭,一个传说紫阳真人在此垂钓的地方。

在如雷鸣般的水声之中,快步走过悬于深潭之上的吊桥,在高处驻足望去,但见一挂高瀑从笔直的断崖之巅飞泻而下,犹如银河泻地一般,气势磅礴,那崖壁色泽发黑光洁如镜,而崖下的一方深潭,潭水幽绿,似深不可测,众人在此潭瀑之上玩瀑降,确实上需要勇气加技术。

老龙潭景色之奇,不在于此瀑,而在于位于潭顶的三座天然形成的石桥。

下至潭底,仰头望去,但见奇石压顶,石成拱洞,凌空横跨溪谷两岸,恰如石桥天成,人可往来行走其上,而那巨大的石柱又如龙爪,探入水中,其势正如老龙出水,不得不令人感叹大自然那出神入画的鬼斧神工。
玩得尽兴,不想肚皮已是空空,响应肚皮的号召,杀奔竹林深处的农家。
景区内的山民早已开起了“农家乐”,且不说都是自产自用的田园菜蔬,还有那最最原生态的“竹林走地鸡”,单是那竹筒米饭,就足以令人回味无穷。
“碧水悠悠气势森,潭中滴漏似龙吟。飞流瀑布来天外,秀山明水此处寻。”
酷夏时节,不妨去趟夏霖,去感受一下山林之中那片可以沐浴甘霖,尚未被人为破坏的山水生态之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