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2011-03-06 18:23:43)
标签:

旅游

自驾游

名山系列

分类: 国内游系列

    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境内的天台山,是中、日韩三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道教南宗祖庭和活佛济公故里,堪称“佛宗道源”,山中千年古刹“国清寺”更是名扬天下。

    我的偶像----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更是在其所著《徐霞客游记》中以天台山开篇,且先后三游天台,皆因其“山水神秀”,而山中“石梁飞瀑”尤为一奇。

    2010年端午时节,自驾前往,于雨中访名山、拜古寺、赏奇景。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国清寺深藏于群峰环绕、层林叠翠之中,正应了“深山藏古刹,丛林探幽胜”的意境。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行进在浓荫蔽日的夹道古木之间,忽然峰回路转,透过雨雾,但见前方山脚下,绿树掩映间现出一片青瓦黄墙,墙前更有七座造型优美的白色小佛塔,一见此景,便知此处已是佛门净地了。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果不然,绕过一亭,便见一条山涧从山中而出横亘于眼前,涧中清流潺潺,涧边古木参天,涧上一座青石拱桥如虹而卧。及至近前,方见桥头两头石狮守护,桥面鹅卵石铺就,而桥两侧的石板护栏之上则是苔蔓丛生,足见其建造年代的久远,此桥便是始建于宋代,清乾隆年间又重修,为纪念唐代高僧丰干和尚而命名的丰干桥。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桥下的平缓清流虽不起眼,但却是天台山八大景之一的“双涧回澜”的所在。来自周边山中的两条溪涧,汇水于国清寺前的丰干桥畔,据说多雨时节,一涧水常清,一涧水浑黄,这一清一黄,尤如二龙相戏于沟壑之间;再加上涧上拱桥、涧边古木、涧后的寺院黄墙、寺后丛林青峦等景致的衬托,便被描绘成“双涧回澜”之景。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过石桥,一座巨大照壁扑面而来,壁上所书“隋代古刹”四个大字更是直映眼帘。

    立于照壁之前,多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因此照壁乃为实壁,不仅不得绕行,壁后更不见寻常寺院的山门,踌躇间还真是大有“不得其门而入”之感。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顺照壁向右借过几步,方得见国清寺那不大的朱红山门,山门上方悬挂寺额,上书“国清讲寺”四个金色大字,门侧则挂有楹联一幅:“古刹著域中,创隋代,盛三唐,宗风远播;名山传海外,依五峰,临双涧,胜迹长新。”寥寥数十字,却充分地概括了国清寺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更点明了国清寺所处的周边的山水环境。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讲究“风水”的人,到了国清寺前,必定是要夸此地实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君不见四周群峰抱拥,正是“环若列屏”的藏风聚气的格局;寺前“林泉清碧”恰可风生水起;寺宇依山就势,层层递高正合了“宅幽而势阻、地廓而形藏”的建筑风水上的形与势;山门东开,更是应了“紫气东来”的风水讲究,如此得天独厚的所在,真是不得不佩服前人的眼光和睿智。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在我眼中,国清之美,尽在其青幽深邃之中。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青非清。青者,乃言国清寺内外的山林草木,始终是四季青色翠绿;寺里更是遍植修竹,古木参天,绿荫如穹;院墙寺宇之上更有青萝蔓蔓,放眼望去,四下皆是青色入帘。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幽者,千年古刹,藏于山林之间,滚滚红尘之外的一方净土,蝼蚁无恙、鸟雀安生,宁静安谧之余,更有在香烟缭绕、烛光摇曳之中梵音的唱诵,木鱼的轻响,一切禅宗佛门那特有的宗教氛围,尽在一个幽字当中。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深邃者,皆因古人以园林之法造寺:顺应地形设院建屋,因山就势重叠构筑;运用质朴的材料、素净的色彩,造就出佛门特有素雅的建筑格调,青砖卵石、黄墙黛瓦,尽显素净、庄严的氛围;建寺者特别地运用亭、阁、廊、门、阶、梯等形式造成许多园林建筑小品,对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象进行重新组合,以达到深化景观之意:当立于寺后高处俯看,鳞次栉比的殿宇,纵横交错的廊檐,还有玲珑剔透的翘角,再加上远处高耸的佛塔尽收眼底,而一但步入其中,却是甬道深长,廊门引路,花窗透色,神秘却不得一眼望透。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山中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绵绵的细雨,不仅沾湿了衣衫,抹亮了檐上的琉璃金瓦,滋润了生长的荫荫草木,更让我等凡夫俗子,顿觉心清眼明。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这个时节江南的天就像女人的脸说变就变,方才在国清寺中时还是细雨霏霏的,但当我们驾车沿着盘山公路驶向天台山巅之时,却已是雨过天晴,艳阳高照了。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石梁飞瀑景区位于天台山群峰间的一处峡谷之中,有上下两处入口。自上入口入谷,谷中林木参天,遮天蔽日,目不可远及,唯耳畔林风阵阵;沿山间石阶下行,一条清涧始终曲折跌荡相伴而下;行至山腰,忽闻阵阵浩大水声传来,驻足循声而望,却觅无水势,仅见山林滴翠之中,露出一片灰瓦黄墙,行至其前,方知是山中古广方寺。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寺前,一座古石桥下,两涧相汇,在此聚水成潭;那从天台之巅顺势层层洄流汇集、折跌而下的两股水流,每一次洄流便集聚着更大的能量,每一次折跌,都会激起一阵雪白的水花,如此一路洄流折跌,终于在阵阵白浪之中流到了寺前深潭之处,再经旋转聚集形成一股巨大的水流,向下方一道横悬于两崖间的巨石冲激过去,旋而从石底穿过,昂首腾越,如巨龙凌空后坠入崖下的深谷之中,扬起层层水雾,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此时恍然,方才山腰之上所闻的浩大水声原来正是发自此处。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潭上之石甚奇,只见“一石横嵌,俨若飞梁”,浑然天成一体,巧夺天工,石梁附近的山石之上遍布历代名人之摹崖石刻,其中以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所题“第一奇观”四字石刻、清末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的“石梁飞瀑”题刻,石梁腹部的清朝郡守刘璈题的“前度又来”三处最为著名。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这座横跨两山,势极雄奇险峻的石梁,便是徐霞客游记中所记的那座令其“从梁上行,下瞰深渊,毛骨俱悚”的“天台石梁”。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对于这座石梁,历代文人墨客都极力描绘,或言说“梁如卧虹,中凸端垂,苔藓满缀,斑似龙纹”;或言“形如卧牛”;或言“形如大鲤,屈身颠尾”;或言“似大鹅之颈,自北颈向南啄食”;或言如同“两龙接舌”等等,今天观之,众人所言皆似,无不形象。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沿瀑边石径下至谷底,但见谷中竹树秀蔚,风景清幽,不绝瀑声响于山色之中,如同天籁玄音;于瀑下仰观石梁,如在天际,更有雷鸣之中,漫天飞花,随风飘落;人久站其下自然鬓发结珠,衣衫尽湿,如沐甘霖;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继续前行至当年徐霞客观瀑处的观瀑亭,回首再望,此间景致又为大不同,只见绝壁之上古寺独矗,一道石梁横空出世形如苍龙,其下一条飞练高悬,恰似九天银河落入凡间,“石梁飞瀑”的景观奇特卓绝,足以令人遐想。

青幽深邃藏国清,飞花雪瀑卧石梁(浙江名山系列)

    面对天台八景之一的“石梁飞瀑”美景,唯觉引他人之诗表达我的感受更为恰如其份::

  石桥处处足徜徉,尤妙探奇在下方。

  飞瀑寺前晴亦雨,昙华云际远偏香。

  一帘诗画悬空壁,万古风雷撼彼苍。

  我欲卧游支枕看,第三松畔设藤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