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嵊州:古戏台前觅越韵(浙江古村镇系列)

(2011-03-01 22:14:57)
标签:

古镇系列

旅游

自驾游

分类: 古镇系列

自古人杰地灵的浙东嵊县一带,凭借其丰盈富庶的物产,如诗如画的山水,孕育出极为深厚丰富的文化遗产,越剧及与之息息相关的古戏台就是其中的代表。

    越剧,1906年起源于今天的浙江嵊县甘霖乡东王村,历经从落地唱书、小歌班、绍兴文戏、女子越剧的各个时期,依靠遍布乡村的民间艺人以及城市舞台上的名派名角,终以其细腻的表演,委婉的唱腔和优雅的风格,征服了天下众生,从而成为为继京剧和梆子之后的全国第三大剧种。

     来嵊州之前,越剧只是在银幕上给我留下些难忘的片段记忆。记得很小的时候,三部越剧电影《追鱼》、《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我是看了一遍又一遍,虽然听不懂唱词,但电影里那形象极美的鲤鱼精,那贾府的俊男美女,那一对世间的才子佳人……,还有那三尺水袖甩出来的身段和风度,断是现实生活中难得一见的,直看得我辈如醉如痴,至于那电影中的人鱼化形、化蝶的特技镜头,更是看得我辈魂都出了窍……

嵊州:古戏台前觅越韵(浙江古村镇系列)

    做为“铜锣地”的嵊州,古有锣声响响,田稻长长之说,今更有嵊州人,人人都能唱越剧;越剧团,团团都有‘嵊州人’之誉”,到了嵊州,自然不能错过听一听原汁原味的嵊州越剧的清音

 游完“百丈飞瀑景区”,我们再次乘船返回了月亮湖的停车场,在村民的指点下,我驾车沿着水库边一条仅容一车通行的山间乡道,行车11公里,从三溪直插王院乡后,奔嵊州市崇仁镇廿八都村而去,那里有一处瞻山庙,据说庙中的古戏台是目前嵊州民间越剧演出最多的古戏台,运气好的话,我们在那就能碰上古戏台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热闹非凡的社戏场面。

嵊州:古戏台前觅越韵(浙江古村镇系列)

当我们来到瞻山庙前,庙里庙外静悄悄的,只有一位老婆婆在庙门前卖着香火,几个孩童则在大庙的门里门外窜进窜出,做着游戏,看来我们今天来得不是时候。

嵊州:古戏台前觅越韵(浙江古村镇系列)

瞻山庙有大殿两进,走入仪门、不大的院落中却建有一座高大的古戏台,戏台两侧是置有廊屋。

嵊州:古戏台前觅越韵(浙江古村镇系列)

这座古戏台坐西朝东,与仪门相连,面朝大殿,台高约2.5米,传统的中式单檐歇山顶建筑,堪称越乡古戏台中的精品,不仅建筑精良,更是融木雕、石雕、砖雕为一体,充分展示了越乡高超的民间手工艺术:

嵊州:古戏台前觅越韵(浙江古村镇系列)

你看,高耸的屋脊之上塑有龙吻、三星高照,瓦将军为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左右两侧还塑有哪吒与杨戬,处处体现民间祈祷吉祥如意、风调雨顺之用意

嵊州:古戏台前觅越韵(浙江古村镇系列)

戏台的桁枋间饰木雕《群英会》、《卖草囤》等栩栩如生的戏曲人物,石柱雀替则为深浮雕手法表现的《封神榜》故事,歇山顶下置有八角藻井,其造型精美细腻,富有景深感和放射感,因形似鸡笼,故民间俗称“鸡笼顶”,具有音箱扩音之功效,藻井内雕有线条流畅、工艺精湛的八仙。

嵊州:古戏台前觅越韵(浙江古村镇系列)

戏台与厢房过道间立有屏风,上面饰有彩绘“福、禄、寿”三星。后面的厢房很大,演出时可供演员化妆,更衣,等场,乐队演奏之用;戏台两侧的廊屋长至大殿旁,演出时可供众人在其上观戏,厢房的门窗栏杆之上以及廊屋的廊下均系木雕彩绘的花鸟鱼虫,雕饰十分精美。

嵊州:古戏台前觅越韵(浙江古村镇系列)

“天地大戏场,戏场大天地”。据说在浙江嵊州市的城乡,这样构筑独具匠心的古戏台很多,其形式之美、建筑之精,在全国也不多见。它们或隐居在穷乡僻壤,或静卧在乡镇集市,或湮没于时代的风雨之中……每一座戏台身上都曾记录着当年的丝竹乐音,记载世代民间艺人的艰辛生活,也收藏了台下簇拥的人影、如雷的喝彩。

嵊州:古戏台前觅越韵(浙江古村镇系列)

请不要忘记,就是在这些正在被人们逐渐淡忘的古戏台上,诞生了越剧;也就是在这些古戏台上,走出了享誉海内外的“越剧十姐妹”中的袁雪芬、傅全香、筱丹桂、范瑞娟、尹桂芳、竺水招等6位越剧表演艺术家。

古戏台的历史,蕴藏着独特的古越文化。

嵊州:古戏台前觅越韵(浙江古村镇系列)

    离开了瞻山庙,我们继续驱车前往距嵊州市区9公里,位于剡溪之畔的甘霖镇施家岙村,这里则是中国女子越剧的诞生之地。

嵊州:古戏台前觅越韵(浙江古村镇系列)

村中的“绳武堂”宗祠古戏台始建于清道光年间,重建于2000年。因当年破例让女子登台演出,令各地纷纷效仿而声名鹊起,被尊为嵊州市第一副女子越剧科班的发祥之地。

嵊州:古戏台前觅越韵(浙江古村镇系列)

步入“绳武堂”,一座光彩照人的古戏台呈现在我们眼前。

嵊州:古戏台前觅越韵(浙江古村镇系列)

戏台坐北朝南,离地高1.7米,也是单檐歇山顶翘角中式建筑,歇山顶上饰有堆塑“龙吻”、瓦将军为《双单公主追狄青》,歇山顶四只翘角下则饰有木雕龙头。台上藻井内饰八道斗拱,井顶镌有《二龙抢珠》,藻井四周更是雕有八只蝙蝠,寓意“发福”。前台口置有2只石雕狮子护卫,台后屏风上饰有彩绘壁画《双凤》。前台石柱上四只木雕雀替则雕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四位人物:诸葛亮、刘备、关羽和张飞。

整座古戏台显得古朴典雅。特别是古戏台周边石柱上的两副楹联诗意盎然,很值得一读:

              一弹流水再弹月;

              半入江风半入去。

              红袖翻风鸲鹆舞;

         紫箫弄月凤凰鸣。

嵊州:古戏台前觅越韵(浙江古村镇系列)

    如今在“绳武堂”中常年驻唱的是一个“女子娘家戏班”,除几位琴师外,演员都是女人。

嵊州:古戏台前觅越韵(浙江古村镇系列)

侬今葬花人笑痴,它年葬侬知是谁?台上传来的细腻悲切的女声分明是潇湘馆主林黛玉花锄葬花的情景。

急忙在台下找个位置坐下,定睛朝台上望去,只见一位身着便装的女子在那唱着,唱腔落地,可谓是越音婉转;一曲唱罢,在台下观众轰然叫好声中,那女子笑吟吟地走下台来,坐到了我们的中间,一问方知,她也是来此游玩的嵊州人,一时兴起,也上台玩了一回票,唱功堪比专业,看来嵊州这个越剧之乡真不是虚的,每一个嵊州人都以能唱越剧为荣,无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能唱上几段越剧。

同行的一位伙伴,点了《梁祝》中的一折“十八相送”。

嵊州:古戏台前觅越韵(浙江古村镇系列)

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戏班的演员们花了不少时间重新换装扮相,好一阵子忙活。

为何要点《梁祝》,怕是才子佳人,美好的爱情,终是人们心中所迷醉和向往的东西。

“三载同窗情如海,山伯难舍祝英台。相依相伴送下山,又向钱塘道上来” …….

“英台若是女红装,梁兄你愿不愿意配鸳鸯”……

   临别依依难分开,心中想说千句话”……

嵊州:古戏台前觅越韵(浙江古村镇系列)

台上,一声声字正腔圆的唱词,声声入耳,让台下的我,听得如醉如痴;而台上,才子“山伯”的玉树临风,佳人“英台”的小儿女的妖羞之态,更让台下的我,看得魂飞天外,不知道想到哪里去了……

我欲因之梦嵊州,为其独特的山川美景和浓郁的历史文化

 

 

路书:上海-A4-杭浦高速-杭州绕城东线-杭甬高速-上三高速-嵊州出口下总计300公里

嵊州-施家岙村9公里-百丈瀑布景区40公里-瞻山庙15公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