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家名作》2022年第7期卷首语:望星空,作家的一个姿态

(2022-08-08 10:44:38)
标签:

赵德发

随笔

卷首语

望星空

作家情趣

分类: 我的一些散文随笔

     

                  望星空,作家的一个姿态 

                               赵德发

 

  举首观天,是作家诗人的常见姿态。

  古人喜欢观天,目标多是肉眼可见的日月星辰。单单一个月亮,就让古人产生了多少浪漫幻想,催发多少文学经典产生。满天繁星,也让他们脑洞大开,东西方都命名了许多星座,以星座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

  自从有了望远镜,日月星辰在我们眼里全都变了。太阳上的金乌没了,月亮里的玉兔没了。望远镜里的月球有密密麻麻的陨石坑,像过去有人患天花后的一张麻脸,我们再读“举杯邀明月”之类的诗句,会觉得败兴,甚至滑稽。

  科学,让日月星辰祛魅,让作家的想像力大打折扣。

  但,祛魅的只限于我们肉眼所及,科学还有为日月星辰增魅的一面。譬如,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望星空,借助空间站的视角看地球,都会让我们感受到另一种壮美。

  还有,种高科技装备,让人类的感官延展,一步步深入宇宙深处,借助它们观望,会让我们浮想联翩,遐思无穷。

  譬如装在贵州大山里的“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的大眼睛望向星空,正探究宇宙的许多奥秘,还试图寻找地外文明。

  譬如装在575公里高空的哈勃望远镜,30年来摄下了海量的宇宙图景。它拍下的恒星诞生地“创造之柱”,我每次端详都是震撼不已。

  譬如2021年升空的韦布望远镜,轨道离地球150万公里,用于观测今天可见宇宙的初期状态。

  还有其它种种手段让我们“看”到了无边无际的星空。黑洞,暗物质,超大星系……奥秘无穷。所用时空尺度,多是“亿年”、“亿光年”。

这样的尺度,这样的观望,让我们很烧脑,但是值得。

因为,面对这些宇宙图景,认识到我们所处的时空,会对地球、对人类、对自己生出悲悯之心。我们的作品,也会有更大格局,更高境界。

所以说,今天的作家,还是应该时常仰望星空。

 

                 《名家名作》2022年第7期卷首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