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德发:试谈山东当代海洋文学创作

(2022-12-17 18:53:31)
标签:

山东当代海洋文学

山东当代文学研究会

分类: 师友的一些评论

 

                 赵德发:试谈山东当代海洋文学创作


                   谈山东当代海洋文学创作

           在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的发言提纲

                                赵德发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大家好!

感谢新强会长和艳梅院长的邀请,让我参加这次盛会,有机会聆听各位高见,与大家进行交流。我今天主要谈谈对山东当代海洋文学创作的粗浅印象。

  山东两面临海,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或居住海边,或因别的缘分亲近大海,被震撼,受触动,有所思,于是撰文赋诗,留下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有的成为一些地方的文化地标、路标,吸引了一代一代游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文学创作欣欣向荣,其中有好多作品以海洋为描写对象,或以海洋为自然背景,现蓝色基调,散发着海洋气息,成为辨识度很高的海洋文学。

  小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照籍作家王安友的长篇小说《海上渔家》,青岛作家姜树茂的长篇小说《渔岛怒潮》,烟台作家萧平的儿童小说《海滨的孩子》,是代表性作品。

  改革开放之后,山东有许多作家面向大海,佳作不断。有一些中短篇小说在全国引起反响,如王润滋的《卖蟹》《三个渔人》,张炜的《黑鲨洋》《海边的雪》、矫健的《海猿》等等,稍后有卢万成的《渔家傲》、王春波的《神滩》等。近几年,有赵德发的《下一波潮水》、王秀梅的《第三个航海人》《第四个航海人》、艾玛的《岛》、阿占的《满载的故事》、刘致福的《海岛四记》等等。

  影响更大的是长篇小说。

  张炜是山东文学的领军,他的许多长篇小说的故事发生地都在胶东半岛,在大海之滨。《古船》写了曾是东方大港的一个古镇,展现四十多年的历史风云。其中隋家二少爷隋不召从小向往大海,渴望成为郑和样的海洋传奇人物,终于有一天离家出走,海上漂泊。这个人物,体现了海洋文明的感召。《你在高原·海客谈瀛洲》,有秦始皇东巡、徐福东渡等内容,展示了非凡的想像力和深刻的思辨力。《艾约堡秘史》《河湾》,都对海边风情、渔业文化有生动展现。

   海洋题材的长篇小说还有很多。刘玉民的《过龙兵》赵德发的《人类世》《经山海》,卢万成的《男人的海》,李尚通的《俚歌镇传奇》,徐承伦的《租界,租界》,王秀梅的《航海家归来》,都写了海边的故事。有两位当过海员的作家,则写大洋上的航海生活。前些年有泰安作家宗良煜的《与魔鬼同航》《蓝色的行走》《赤道》等,近年来有日照作家山来东的《彼岸》

  报告文学:

  许晨有多部海洋题材的报告文学,如写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四极》,写航海家郭川的《一个男人的海洋》,写中科院海洋所的《耕海探洋》等等。铁流的《中国驱逐舰备忘录》,写中国驱逐舰发展历史程。唐明华的《沧海九歌》,写威海人海图强的故事。

  中国大陆目前有四位世界级航海家:翟墨、郭川、宋坤、徐京坤。他们都是山东人,都完成了环球航海,其中宋坤是女性。有四部纪实文学记录了他们的英雄事迹:翟墨自传《一个人的环球航海》,宋坤自传《不为彼岸只为海》,许晨写郭川的《一个男人的海洋》,肖姝瑶写徐京坤的《卑微的梦想家——从独臂少年到环球船长》。

  还有两部专写海洋的传记文学,赵德发的《黄海传》王秀梅的《渤海传》,都是山东文艺出版社约稿,目前已完成,即将出版。 

  散文:

  1929年出生于长岛的张歧,有大量海洋散文,出版《螺号》《渔火》《蓝色的足迹》等多部散文集,《俺家门前的海》获全国首届儿童文学奖。

  张炜有许多散文随笔,都涉笔海洋,有的成为长篇大论,如《芳心似火——兼论齐国的恣与累》《文学:八个关键词》是他的文学课讲义,阐述了童年、动物、荒野、海洋、流浪、地域、恐惧、困境这八个文学母题,其中“海洋”一节,对海洋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讲得非常精彩。

  写海洋的山东散文作家还有很多,如王月鹏、高建刚、孙为刚、刘水清、盛文强、陈谨之、阿占、姚凤霄、王韵、李学广、滕怀森,等等。  

  诗歌:

  一大批山东诗人都写过海洋诗,如耿林莽纪宇、刘饶民、丁庆友、庄永春、栾纪曾、郭嘉川、路也、高伟、李林芳、小西、东涯、阿华、轩辕轼轲、赵雪松、王桂林、李晓梅、王夫刚、上官南华、窦凤晓、苇青青,等等。

  由于本人阅读范围有限,仅列出上述作家作品为例,且不包括省外山东籍作家,难免有遗漏,请有关作家海涵。

统观山东当代作家的海洋文学作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海洋景象、渔家文化、海滨历史、航海生活、海权保卫、人海关系、生态环境等等。作家们倾注深沉感情,运用多种手法,对海风海韵做了生动的文学呈现,对涉及海洋的诸多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其中有许多作品影响很大,获得国家级奖励,甚至成为经典。有的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以及其它艺术形式,传播更为广泛。

然而,山东当代海洋文学创作也有不足:

首先,体现在观念上,由于受齐鲁大地深厚的农耕文明影响,有的作品对海洋文明缺乏深刻的认知与思考,对人海关系没能充分摆正。

其次,体现在视角上,大多数作家缺乏海上经验,有的作品仅停留在望洋兴叹的层面,或者只写一些近海物事,走向远海、表现深蓝的作品稀缺。

第三,体现在数量上,作家们大多关注内陆生活,海洋题材作品还不够多。

希望更多作家转身向蓝,关注海洋,体验海洋,让山东海洋文学创作更加繁荣。

                                 2022.12.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