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浮世心思 |
李剑阁提到的是我们的行政生活:那些年,每年要出厚厚的一本产业政策,每年还要发无数的红头文件。李清楚地记得,曾经发过不准发展易拉罐的文件,不准发展铝合金门窗的文件,不准发展空调的文件,不准发展家用汽车的文件,不准这样那样的文件不少。现在看来,文件当然是没有取得实际效果。
作为官员如果坐在办公室里去计算,确实觉得这些是不可能发展的。比方说易拉罐,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几十亿美元。官员们这样计算,如果中国发展易拉罐,早期的易拉罐是要用进口的铝薄板的,人人消费易拉罐,国家的外汇怎么可能用来买铝薄板?再比方说空调,坐在办公室就可能想,大家都用空调,那要多少电?建电厂的钱在哪里?建了电厂要挖多少煤?建煤矿的钱又在哪里?建了煤矿,要建多少铁路才能把煤运到电厂?又要多少钱建设输变电线路把电送出去?生产空调当时需要进口压缩机,外汇从哪儿来?然后中国人的收入,什么时候才可以买得起空调?建了空调厂以后,空调卖给谁?坐在办公室里的官员,即使有再丰富的想象力,也永远想不到现在城市家庭空调是如此普及,想不到中国人很快就喝上易拉罐的饮料,在大城市,家用汽车也有相当的普及率了。还有,我在以前举例的,中国人很快能穿上皮鞋了……
我对博客能否增加官员们的“想象力”想得不多,能省多少成本也无能计算。不过,觉得官员能开博客,倒是可以让我们见到他们的个性,至少可以让我们见识一下官员风雅们的一面。他们题过什么字、照过什么风景、跟哪些艺术家明星有过交往,等等,可以让粉丝们了解。传统中国的官员们,似乎个个都能展示个性,他们会琴棋书画,能做八股,能吟诗填词,官员博客,至少可以在这些方面比一比。
再回到胡开博客上来,胡开博客能否让我们看见他的个性,这几乎是全世界都想知道的国家机密了。胡政多年了,人们仍希望搞清他的个性,可见他是多么难得的老成之人。虽然有看透历史的人声称,他的个性就在于他没有个性;据说,没有个性对国家社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我对开博客一直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老六劝我开博是去年的事了。开,还是不开;说,还是不说。因为我有着跟王小波同样的心理:马桶上的自由的言论跟言论的自由是两回事。虽然我最终开了博客,算是跟朋友有了一个暂时可以交心的地方。
以我为例,要官员开博,要成就一个官博元年,还且着呢。
但以此博声援老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