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坐10号地铁上班,在西土城站上来5个人,4个大人,一个孩子。看上去,孩子也就两三岁的样子,上地铁后有人主动让座,离我的座位相去三个座位。
刚一落座,小家伙像受了什么刺激似的,大哭不止。刚开始谁也没在意,小孩子嘛,哭几声有什么呢。不过,小家伙显然没有停下的意思,持续哭着,以致车厢所有乘客都在看孩子,以及抱着孩子的妈妈(也可能不是孩子的妈妈)。同时上车的孩子爷爷(或外公)努力与孩子搭讪,想让孩子安静下来,但小家伙要么是不给老人家面子,要么是没看见,哭声丝毫没有停下。同时上车类似孩子姑姑(或姨)的两个女孩子,也表情很不自然,其中一个反复说,“孩子肯定是吓着了,你看他连眼睛都不睁。”
其实,我看过几次在哭的婴儿,也注意到小家伙的哭确实有点特别,不流眼泪,也就是俗话说的干嚎。按说,小孩子哭过一分钟,眼泪即使不是哗哗流,起码也要有数滴。但这个小家伙不,一滴也没流。我心中暗自发笑,真是个惜泪的小家伙,看来日后是个当演员的料。
这个用哭声骚扰了一车厢的小家伙的哭声什么时候会停下来,我没有等到,反正当我从海淀黄庄站下车时,小家伙还在哭。
下地铁后,我已经快忘记这件事了。忽然,走在身边一位女士说:“我真想揍他!”我侧身看了一下,想起来了,是坐在我与抱着小家伙的女士中间的那位女乘客。
我的某根神经,被这位女士的愤怒刺激了。我在猜,她是否结过婚,是否生过孩子。当然,敲字这会儿,我又补充想,她今天早晨是否受过什么刺激。否则,一个婴儿的哭声,何以让她那么愤怒?
既然动了念想,索性就再展开些吧。
不妨把这个哭闹的孩子做几种假设:
第一,哭着的是个鼻涕挺多,衣服破烂的孩子。他的父母看上去也明显不卫生,看上去有显著农民工特点,带着大包小包的一家人。这样的人在北京不少,受到的白眼也多;
第二,衣服挺体面,但行为明显不太有教养,肯定不是在大城市呆过的一家人。这样的人在北京也不少,无从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属于什么阶层;
第三,一眼看上去就是富人的一家人,抱孩子的可能是保姆;
第四,一个金发天碧眼的洋娃娃。
。。。。。。。。
应该还可以想出几种人或家庭,不过,在听到那位女士想要揍这个哭声不止的孩子的愤怒声音之后,我能想到的基本就是这几种家庭。
我的问题是,哪种家庭的婴儿,在地铁车厢里大放哭声不止,属于那位女士要揍的对象?是否我们内心都像那位女士一样,都潜伏种揍人的欲望,尤其是那些混得明显不如自己的人?
对了,我今天看到的孩子,属于第二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