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职场说话艺术细节心得杂谈励志 |
说话是不是人类区别其他种类动物的重要一关,这个问题我不清楚。不过,如果没有语言交流,人类可能很容易退回到普通动物水准,这个问题我倒是很清楚。
当然,可能会有博友抬杠说,那哑巴呢,不说话,也没见谁成为大猩猩。对,言之有理。不过,哑巴之中成才或者特出者,往往都是手语高超之辈。像上春晚演千手观音的漂亮女孩子,她们用手说话的能力,肯定超过我的口头能力。五月四川汶川大地震,邰丽华在央视地震慈善义演中的手语,已经不止是超出一般人的水准,我相信已经达到超语言的能力了。
突然说起这些话,是近来一些身边朋友或同事说话的方式,让我有些感想,沟起了往事,说出来与博友们分享一下。
说起来也很简单,是两句话或者两个问候词引起的我感慨。哪两词呢?一个是“吃了吗”,一个是“一路顺风”。
应该说,这是两个日常生活中使用率非常高的词语。因为使用频率高,就有个在什么场合说好,如何表达效果好的问题。不合适的场合说,表达的时候不对,就形成了忌讳。过去,中国有食勿言,寝勿语的说法,其实说的就是场合忌讳的道理。而类似的忌讳,不仅在汉语中,在其他语言中,肯定也存在。
就说这“吃了吗”这三个字,在国人的问候语言中,尤其是北方人在碰面时,一天要说上不止一次。一日三餐,寻常见面,哪来那么多的新词汇,吃了吗算是实用而又不客套的问候语。不过,因为比较实用,使用频率较多,场合用错是经常的现象。
我曾短暂住过一段北京的四合院。现在一说起北京的四合院,往往很能羡煞人,近年来也确实出现一股富人住四合院的小潮流。不过,对寻常人来说,住四合院有个致命问题,没厕所。相信但凡住过或者早晨路过者,就会看到一个现象,很多人拎着便桶或便盆往公共厕所去倒。这个倒也没什么,吃喝拉撒,大家都是活人,谁都免不了这个俗。
这个时候,北京的老少爷们儿往往还伴一句话:“吃了吗,您哪?”
您怎么回答?
不答吧,人家问你,不礼貌;回答吧,就有50%的吃屎或喝尿概率。最重要的是,说者无心之极,热忱之极,不回答岂不是无礼之极?
四合院之外,平房也差不多,一般也是多少家共用一个公共厕所。于是,早起或午后在去公共厕所的路上,“吃了吗”的问候也就不绝于耳。
离开四合院与平房,进入写字楼,会不会好一点?我的遭遇是没有明显改进。同事间在洗手间相遇,类似的问候也时不时响起。尤其是一天在洗手间两次想见时,语言容易短路,类似的问候也就有了滋生的机会。
南方城市我没怎么呆过,不知道南方同胞在洗手间见面,是不是也“吃了吗”?
与“吃了吗”一样,“一路顺风”也是日常生活经常要使用的问候语。
不过,每当我坐飞机要外出时,听到这句祝福,心中总会升起丝丝不快。甚至嘀咕,谢谢你,不要祝福我了。
不过,后来发现,不晓得这个忌讳的人还真不少;也不光年轻的,年纪大的也这么说。于是,慢慢也就不那么把上飞机前的这个问好当一回事了。经常被一路顺风般祝福,逐渐也就惯了,也就在意不过来了。
但是,我还是把这些写下来,作为与有心者的一个交流。一般来说,人生的大事就那么几件,生死是两件大事,嫁娶是一件大事,谋事是一件大事,几十万元的投资对普通人来说算大事,其他好像大事没什么了。这些大事当中,像生与死,我们都做不了主,真能管的,大概也就是一些细小的事情,大体也就是不说错话或少说错话,不走错路或少走错路而已。这样想想,多琢磨一下生活中的措词,尤其是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日常用语,也不失意义。
大礼与小让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243ab01000c0n.html
给你 替你 帮你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243ab01000byz.html
拖稿可以 拖垮人生不值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243ab01000buf.html
我的名片 你的扇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243ab0100993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