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为可能成为<<劳动合同法>>祭刀人

(2007-11-08 09:19:59)
标签:

财经时评

华为

任正非

分类: 财经评论
    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一项人事举措,可能因为冲撞即将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并成为这部法律颁布的“祭刀”人。 
    也就是说,这家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最骁勇善战的IT企业,很有可能要为自己的莽撞付出政治代价,甚至可能成为<<劳动合同法>>登台亮相的牺牲者。 
    果真如此,中国2007年的商业悲剧中,这可能是最大的一出。 
    至少有三个迹象显示了华为辞工事件正在被政治化。一些主流媒体尤其是人民日报,发表了记者文章称,政府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前,应该采取过渡措施,阻止一些企业恶意规避责任;而在广东与深圳两级地方政府介入调查后,全国总工会也已经表态称,将对此事进行调查;此外,大众化传媒的新闻正在扩大化,纵深化,如类似“华为事件:企业打响反击劳动合同法第一枪”之类的标题,都在散播企业与新法对抗的信息。 
    因此,始于2007年10月的华为辞工事件,虽然是企业激烈运动型清理“积淀”(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语)行为的延续,但在2007年10月底的时候,极有可能被政治化,显性化,任正非一贯的霹雳手段,可能转为利斧,以任正非预料不到的方式砍向他自己。 
    就个人而言,我很难欣赏华为公司。但从我长期研究中国企业的心得看,确实有一类企业就像华为这样不可爱但很优秀,不可理喻市场反应又异常敏锐,同时政治嗅觉又极其迟钝。尤其是一些隐形冠军型企业,确实行事方式都如华为般不可思议,这在世界上都如此。退一步说,如果华为真的高调行事,说不定早已死过几回了,更不要说在国内外有竞争力了。 
    说到竞争力,还真的应该为华为说几句好话。像华为这样在国际国内始终有竞争力的企业,成长起来是相当不易的。华为舵手任正非先生虽然一向不肯公开面对传媒,但他的一些文章,通过各种渠道,还是能看到的。文章里的任正非,忧患多于怨艾,责任多于享受,说是那一代中国人的杰出代表,毫不为过。否则,华为不会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民营企业,更不会纳税持续排在民营企业第一名。 
    但任正非确实也应该反思与检讨一下。企业做到如此规模,守着IT业这样的透明行业,华为是否应该明朗一些?至少,亲和些,可爱些,总该可以吧。 
    2004年的时候,广东的另外一家著名企业,创维集团的创始人黄宏生,因为从香港上市公司提出5000万元港币,后来被诉讼,到现在连上市公司董事长都做不成,黄也因此不得不离开商业一线。以黄宏生的身家,何至于贪图那5000万?但香港上市公司有法律约束,黄宏生不管是无知还是明知故犯,都得接受法律的制裁,法律毕竟是无情的。 
    任正非在<<劳动合同法>>即将出台之前,辞退7000人老员工,尽管包括他本人,尽管这7000人恢复生产又全部上岗;不管任正非与华为是否有意,但还是撞了法律地雷。既然撞了,无知也罢,低估也罢,都必须过企业内部人事选择问题被政治化这道关。 
   不过,不管如何,我都向华为和任正非表示敬意,这次辞工事件除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