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为事件可能被政治化

(2007-11-06 13:35:53)
标签:

财经时评

华为

任正非

劳动合同法

分类: 财经评论
 

    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推到的一项重大人事变革,正在演变成一场政治行为。各种迹象显示,这家中国骁勇善战的IT企业,很有可能成为<<劳动合同法>>登台亮相的祭刀人。果如此,中国2007年的商业悲剧中,这可能是最大的一出。

    事情可回放到2007年10月。华为公司提出一基要求,凡在企业工作满8年的员工,都必须在2008年元旦前辞职,据说辞职后的员工马上可以竞聘上岗,职位和待遇基本不变。全部辞职老员工均可以获得华为公司支付的赔偿,媒体报道说赔偿金高达达10亿元,甚至有人说高达上百亿。

    国内的主流媒体,从<<人民日报>>到<<中国青年报>>,从<<中国经营报>>到<<21世纪经济报道>>,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态度上以讨伐华为为主。据说广东省与深圳市两级政府均有介入。一项企业的人事举措,正在向政治化转移,而目前一些主流媒体的声音,似乎也不乏此意。

    就个人态度而言,我并不欣赏华为,但我长期研究中国企业,知道像华为这样在国际国内始终有竞争力的企业,成长起来是相当不易的。不过,因为华为舵手任正非先生一向不肯公开面对传媒业的镁光灯,所以任先生的媒体缘并不好。不过,这些似乎并没有妨碍华为成为中国最成功的民营企业,以及民企民企纳税的领跑者。

     任正非是军人出身,企业文化中有令出即行的基因,IT经理世界杂志曾经将其特点总结为土狼战术。据说任正非也特别看重华为的狼性。为了培养与弘扬华为的狼性,1996年,为华为打下江山的市场部全部辞职,重新竞聘上岗。这次被称作“再创业”的“运动”,后来经常被华为内外部的人提起,作为保持华为人“狼性”的一个英雄壮举。孙亚芳后来能成为华为董事长,可能与在这次行动中彻底贯彻并执行任正非的断腕行动有直接关系。

  任正非自己也对这次行动给予极高评价。2000年,任正非在“集体辞职”4周年纪念讲话中,对1996年那次历史事件给予高度评价:“市场部集体大辞职,对构建公司今天和未来的影响是极其深刻和远大的。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组织只要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会停止。如果我们顾全每位功臣的历史,那么就会葬送公司的前途。如果没有市场部集体大辞职所带来的对华为公司文化的影响,任何先进的管理,先进的体系在华为都无法生根。”

     时光一下子过去了10年,面对更加复杂与残酷的国际竞争,任正非又一次策划了“再创业”的狼性行动。但是,时逢新的<<劳动合同法>>出台之际,不管华为此举是否是冲这部新法律来的,处在这样一个敏感时候,任正非与华为都难辞其咎。做大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项只占一项,不能说任正非的行为中没有赌博成分。

     这就有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任正非比我们傻吗?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候,敢挑战一部即将颁布的法律?

     我能想出的答案,简单得不行,华为企业文化可能已经出现无法适应更为残酷的竞争的苗头,或者即将到来的<<劳动合同法>>,不利于华为企业文化的成长,任正非必须未雨绸缪,先行调整。

     所以,在确认不违法的前提下,任正非决意用金钱成本冲抵时间成本,以此保持华为人的战斗力。这个逻辑,在任正非那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当然,至少目前看,任正非的冒险还不至于置华为于死地,7000人中的绝大多数愿意续约,说明内部员工是认可这样做的。

     当然,华为与任正非也必须过一道关,企业内部人事选择问题可能被政治化,比如网络上已经充斥着“华为打响反对<<劳动合同法>>”等火药味道十足的标题,已经与一家企业的人事变革有了相当大的距离了,甚至已经不是在讨论问题,而是口诛笔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