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的行者南红楼

(2012-07-10 20:00:27)
标签:

红楼梦

昆剧

江苏省昆剧院

张弘

元味

文化

分类: 戏说

真的行者南红楼

20120701/苏州独墅湖影剧院/★★★★

 

张弘老师和石小梅老师是昆坛著名的编演黄金搭档,这些年来,不知是他成就了她,还是她成就了他,但这些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我们由此看到了《桃花扇》、《白罗衫》……以及这一部《红楼梦》折子戏。该剧在去年就已公演,只是阴差阳错,直到这次的昆剧节才得以看到。

 

红楼梦巨著如斯,哪里是一晚上的昆剧可以完整拿下,放眼世界,恐怕任何舞台表演艺术都做不到,以折子戏的形式来呈现,恰如其分,又合昆的特质,可谓因自知而得高明。总揽本剧,借用前不久某剧的宣传词,可谓真正的“白描清透”,且细腻雅致。虽是新剧,却完全依附于程式之内,尤其遣词用句,在当下实为难得。不请所谓的导演,由前辈艺术家负责捏戏、技导,亦是相当值得称道之举。

 

也正因此,本剧于场域、演员、观众乃至自身都提出了比同时代的新编剧目更高的要求。

 

于场域,宜小不宜大。昆剧不是歌剧,也不是舞剧,她是婉转吟唱,她是旖旎多态。本剧的创作更是严格秉持昆剧的精髓特质,讲究以细腻处见情趣。上海常年演出戏曲的天蟾舞台,对昆剧而言是只大不小,而此番演出在偌大的独墅湖影剧院演出,座位数量比天蟾舞台还足足多出四成,舞台更大,资料里说“舞台宽31米,净空高度20米,总进深19.6米,可供各种大型表演及演出。”而天蟾舞台则是宽14米,深14米,高16米。这样就好比高汤兑了水,气场难凝结。

 

于演员,要求更高的舞台修为和艺术功力。众所周知,折子戏是历经数百年的大浪淘沙留下的经典中的经典。五个全新的折子,而且完全参访折子戏形制,之间并无故事逻辑,人物极少,都是对子戏或鼎足戏,做工、念白要求高,加上在这样一个被放大了的舞台上,对年轻演员而言风险极大。从现场效果而言,的确也只堪为完成任务,做功着力有余,情感细腻不足。

 

于观众,在这样的怡情雅趣的“白描”作品面前,亦需一定的欣赏准备。就像在快节奏的社会里,饮食界里的日本料理和川菜火锅就比较受欢迎,因为前者可以让大家在无限量用餐的环境下放松心情,后者则可以刺激一下疲惫的身心。而这些食物,制造简单,流水线备餐即可,前者甚至不需要大厨。而陆文夫笔下的那些苏州美食私房菜,则需要费时费力的选材、妙配、精烹、装盘以及适宜的用餐氛围和足够的享用时间和恰当的用餐心理。你很容易想象在快餐店里品尝这些美食的结局。对类似本剧的作品一样,需要的是精心慢品,她美在细微,妙在余味,而不是外在视觉和味觉上的刺激。

 

于自身,创新即是挑战。前文述及,本剧虽以传统折子为形,以新编创作为实,但新剧显然尚无法与经典折子相提并论,而五个折子之间并无逻辑关系,相对那些以传统折子为基础的串折戏和全本戏来说,对本剧的每个折子其实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两点是矛盾的存在。而五个折子本身的艺术呈现形式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加上演员相对稚嫩和场地的不当,会增加观赏的平淡感和单调性。如是,亦增加了本剧在更偏重口味和轻本质的当下,冲出其他浓油赤酱般的新编戏包围的难度。尤其在昆剧节这样的评比场合,如果可以多一点呈现设计方案,比如适量缩减演出长度,在既有演出基础上略加便于观众增加注意力的观赏逻辑,或许会产生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就本届昆剧节绝大部分新编剧目而言,本剧在创作的规范性、严谨性、艺术性方面都具有突出的特点,她是真正的创新和探索,是真的行者。同时,她也是一部正在路上的作品。如果说以传统经典折子改编成适合现代戏剧演出习惯的优秀戏剧是只差一里路的话,本剧的五个折子刚刚完成了向经典传统致敬的第一步。其价值更在于其对昆剧的理解,对传统的理解,对创新的理解。只有在这样的方向下,关于昆剧未来的探讨才有意义。

 

------------------------------第一折【别父】-------------------------------

林黛玉—单雯饰;林如海—周鑫饰;贾雨村—陈睿饰;雪雁—陶一春饰

(主教老师:黄小午)

 

真的行者南红楼

林黛玉—单雯

 

真的行者南红楼

林如海—周鑫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胡判------------------------------------
贾雨村—杨阳饰;门子—钱伟饰;冯奶公—计灵饰

(主教老师柯军、李鸿良)

真的行者南红楼

贾雨村—杨阳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识锁-----------------------------------

薛宝钗—徐思佳饰;林黛玉—单雯饰;贾宝玉—张争耀饰;奶娘—张静芝饰;莺儿—陶一春饰;雪雁—蔡晨成;

(主教老师:石小梅、胡锦芳)

真的行者南红楼
贾宝玉—张争耀

 

真的行者南红楼

薛宝钗—徐思佳

真的行者南红楼
林黛玉—单雯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弄权--------------------------

王熙凤—徐思佳饰;净虚—张静芝饰;张员外—赵于涛饰;智善—钱伟饰;丫鬟—陶一春饰;

(主教老师:王维艰)

真的行者南红楼

王熙凤—徐思佳


真的行者南红楼
净虚—张静芝

 

真的行者南红楼

张员外—赵于涛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读曲-------------------------------------

贾宝玉—施夏明饰;林黛玉—单雯饰;紫鹃—蔡晨成饰;袭人:陶一春饰;

(主教老师:石小梅)

真的行者南红楼

贾宝玉—施夏明

 

真的行者南红楼

林黛玉—单雯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真的行者南红楼

 

---------------------------制作与背景--------------------------

 

昆曲折子戏《红楼梦》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国家一级编剧张弘历时六年的呕心沥血之作,共创作12出昆曲折子戏,此次演出中将向观众呈现其中的五折,包括《别父》、《胡判》、《识锁》、《弄权》、《读曲》。本次活动以昆曲折子戏的形式选取《红楼梦》中的一些精彩片段,着意打磨细节,创作精品。以《红楼梦》的章回小说形式对应昆曲(传奇剧本)折子戏的形式,即长篇对巨制;以《红楼梦》中众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对应昆曲行当中的众多家门,塑造出一个个戏曲舞台上不常见的人物形象;以《红楼梦》的词章文采,对应昆曲中丰富而绚丽的曲牌,使之在文学上相得益彰。从注重看故事情节转为品味人物况味。

  

昆曲《红楼梦》(折子戏)

  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项目

  出品人:顾欣

  艺术总监:朱昌耀

  创意/策划:柯军、张弘

  监制:陈强

  总统筹:李鸿良、王斌

  原著:曹雪芹

  编剧:张弘

  导演/辅导组:石小梅、胡锦芳、黄小午、张弘、王维艰、柯军、李鸿良

  音乐唱腔设计、音乐总监:孙建安

  舞美设计:沈力

  灯光设计/舞美总监:郭云峰

  服装/造型设计:徐瑛、蒋曙红

  盔帽、道具设计:洪亮、缪向明

  排演统筹:顾骏、迟凌云

  行政统筹:庄培成

  宣传统筹:肖亚君

    出品:江苏省演艺集团

  制作演出: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联合制作:石小梅昆曲工作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