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宰们小学事件”之我见(2005-5-14)

(2006-01-15 00:05:43)
分类: 草野
连战访问大陆中最出名的花絮莫过“后宰们小学事件”,小学生们的一声声样板戏似的“连爷爷您回来拉!”传遍全岛,成为人们揶揄的话柄。大陆很多人也坐不住了,以为损了面子。
对此事件,尽管有遗憾,但个人以为比较真实反映我们的社会阶段状况。现在在这里嘲笑的,现在在对岸发笑的,是因为我们的地区发展差异。每一个阶段、每一种环境产生各自的效果。如果脱离了其生存背景,是无法正确评价的。我们不站在今天的环境里、立场上无限嘲笑过去。我觉得应该全面客观看待这件事情。对事件产生的背景表示尊重和理解。
前几天报上指出,上海博物馆内小学生团队参观经常遭外国游客投诉,投诉太吵闹。原因是,学生们应该得到活跃的时间总是被牢牢地定在教条上,而真正的基本礼仪教育确没有得到过重视。
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可以发现,我们长期以来的教育思想(其实很多其他领域一样,)总是强调了理性的一面,往往忽略了人的本性教育。强调结果的教育,忽视学习的兴趣的培养。是一种僵化、教条式的方式。
这也与社会的阶段有关。在贫穷积弱、亟待奋进的时期,显然是以大众的利益至上,“人人”利益即“个人”利益,但随着社会的继续前进,在“人人”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个人”利益自然逐步受到有效重视和提高。包括所谓的民主制度。
因此,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现在的一切发展中的问题,并给予进步的导向。我经常与一些有国外经历的朋友争论一些事情,尽管大家的出发点一致,都是为了国家进步,但我发现其中有明显不同。带着所谓“先进理念”的朋友们,看待国内,是“平行式”,以同一个时间点同时比较两者的同异,由此往往有悲观的论断;我主张从“纵向式”看待问题,了解事件的过去并对未来有明确的期望。所以差异就产生在这里。
台湾部分媒体大做文章,其实大可不必紧张、担心连战此行带上了遗憾。一方面,国民党当事人自然理解当时的情况,并可感受到尽管表达方式未必合拍但充分表达了当时当地的热忱。另一方面,极尽嘲笑讽刺的一方反映的恰恰是气急败坏的心态,如果他们最后能聊以自慰的就后宰们“爷爷”案,那岂非表明连战大陆行在台湾有多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