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刚在郑州跟客户重申我的观点:存准率和利率都在历史高位,降息是大概率事件,应该配长债和权益类资产,结果周末就公布降息消息。
本次不是吹牛我观点怎样,周末细读各类降息评论,有点感想而已。
第一、大家对降息的政策作用抱了太大希望。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中国的经济足够复杂,单一的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尤其是简单的量或者价的政策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大家之所以各种抱怨和冷水,都是因为相信有一个灵丹妙药,使经济可以一剂而愈,其实根本不现实也不可能。
第二、何谓复杂?
除了各类因素,中国存在了一个别的国家不存在的事实:就是企业性质存在双轨制。中国有好多二元结构和双轨制。在企业性质上,可以简单地分为国有和民营双轨。在金融机构眼里,这两类主体的无风险利率或收益是完全不同的。同样的价格信号,在企业性质或者说无风险利率的双轨里面,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跟纯市场经济国家一定会有巨大差异。
第三、银行的难处
金融监管部门喜欢各类审批,为了维稳还喜欢用各类文件暗示“刚兑”,这其中以信托为甚。资本市场保壳也可以算做一类。政府在金融产品出问题时也喜欢让金融机构买单,谁闹谁有好处。
结果就是市场的无风险利率水平大幅度提高,或者叫极其混乱,风险无法定价。这个不解决,想有正常的金融秩序是不可能的。在这个压力下,银行只能出很多怪招,应对市场竞争和变化。进而越发无法监管,很多风险在暗流涌动。
所有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个人认为只有一条:放松管制,还权力于市场。不要理解放松就是不管,而是加大力度进行法治建设。依法行政,依法行事,反对谁闹谁有利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