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2021-10-22 13:35:34)
标签:

碑帖

不跳舞

翰墨瑰宝

印本

字帖

分类: 藏之法书
《赵清献公碑》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底本时代:5星
出版稀缺:5星
底本质量:3星
素材质量:5星

对苏轼这件孤本,仰慕实在太久,十几年前我首次列翰墨选目清单就有此碑,漫长等待终能相见,得拱手说句“久违久违”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前人题宋拓,是疑党禁毁碑,今人断其为明拓,乃觉其粗疏。其实此件拓墨颇值玩味,也有与其相近的宋拓样本存世,比如大家熟知的北宋拓朱翼盦本和吕伯威本九成宫。这说明关于纸墨,我们未知的事情还很多。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孤本的价值趋于无穷大,对于硕果仅存的唯一样本,论什么精不精、整不整都没有意义,重要的是:当代有多少人见过东坡这样写的字?

拿手札当宋人唯一面貌是当代学书一大误区,被“尚意”两字迷了眼睛、失了起源。

所有人都是从好好写字开始的,你不好好写,连书都读不成、官都做不成(除非你有林和靖的境界),除了极少的数件珍贵样本(如蔡襄谢赐御书诗、跋颜自书告身)外,其实宋四家的真正面貌我们都只看过一角而已,这缺的就是最最重要的正书,如何结体?如何安排行气?即使说到对手札墨迹的理解,哪些用笔是偶然?哪些是必然?

这件孤本就是解开迷雾的钥匙。不见此碑如未见苏。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局部一赏,苏轼书此正值二任杭州,笔诚意恭,是书艺的高峰时期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翁同龢跋,小涨墨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天发神谶碑》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新朋友介绍完,最后还是老朋友“洗牌”的戏码

底本时代:4星半
出版稀缺:4星
底本质量:4星半
素材质量:5星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猜得没错,天放楼本也是大红袍名品印过,那么这次翰墨“二进宫”首先是得做全,包括面底一个不能少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然后,再次感谢翰墨的开本,用出血版各种元素可以原大呈现,而大红袍就只好缩印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这个底本在已出版的天发中能排到第二,早于其它几个明拓(张介侯旧藏欧斋乙本、嘉树堂本、“中国碑帖经典”印刘聚卿本等),仅次于故宫欧斋甲本(罗振玉旧藏)。

另外,翰墨展现了大红袍中放不下的边跋。

细部对比更见差别,底本虽是浓墨,但翰墨将层次与纸面细节呈现得很清楚,网点肉眼几乎不见,图版锐度也更强,说明原材料和制版都更加过硬。

先看翰墨版: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再看大红袍,墨色过黑且略糊,摄影有些处还稍欠稳定: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再来一组,翰墨裱格立体感很强: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大红袍: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色彩方面也是翰墨胜出,正而不艳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微距看水墨晕开的层次感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吴字是此本早于其它明拓的明证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后装双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伊阙佛龛碑》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底本时代:4星
出版稀缺:4星
底本质量:4星半
素材质量:5星

大收官,继续“洗牌”戏码,这册是与上书画大红袍同底本的上图藏叶九来本。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伊阙出版底本比较少,这件也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明拓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伊阙佛龛在褚的作品中别开一面,此种字径、此种结体,又书于崖壁,在同时期唐人作品中都几乎是个孤例,实在很值得好好揣摩。

重点来看看效果比对,翰墨的层次感与墨色变化显然更为突出: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这是大红袍,墨色过重了,难免发糊: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再看看细节与立体感,这个洗牌也是铁铁的。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跋文局部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这样六、七辑的翰墨评述就功成圆满了。

我个人认为这两辑是在吸取上一批经验教训后的调整回潮,最大的进步是选本回到了“瑰宝”该有的轨道,价值大幅提升,于是被我猜中的选本也达到了7册。

每次到了这个时候都是该展望下一批的选本,2010年我推荐了10种,2017年43种,2019年20种,今次也不例外,我早早就备下了未来的推荐目录,希望八、九辑中能见到更多名品绝品,继续展现上图藏品的真正精华。推荐本分为了四类,除本身时代价值等标准之外,对于存世量较多的常见品种同档次拓本出版量在十件以上暂不录:

第一类:孤本

-《岑植德政碑》(项子京藏本)
-《马怀素墓志铭》(顾苓藏本)

第二类:重要一级文物

-《怀仁集王书三藏圣教序》(蒋衡藏本)北宋拓 一级
-《雁塔三藏圣教序》(张燮藏本)明拓 一级
-《玄秘塔》(龔心釗藏本)宋拓 一级
-《开母庙石阙铭》(李葆恂藏本)最早拓 一级
-《常醜奴墓志》(陆恭藏本)明拓  一级(可与端方藏本合并为《常醜奴墓志两种》印行)
-《曹全碑並陰》(俞复藏本)明拓 可定一级

第三类:世存最早拓或出土初拓

-《武榮碑並額》(沈樹鏞藏本)最早拓
-《孟璇残碑》(黄膺藏本)初拓
-《開通褒斜道摩崖》(周大烈藏本)乾隆初拓
-《孫夫人碑並額》(黃易藏本,或江凤彝藏本)初拓
-《隽敬碑》(沈树镛藏本)初拓
-《韩仲良碑》(文素松藏本)乾隆初拓
-《梁师亮墓志》(潘景郑藏本)初拓

第四类:其它推荐备选:
-《石门颂》(張荫椿跋本)乾嘉拓
-《文殊般若经碑》(沈树镛藏本)清初拓
-《张琮碑》(王楠藏本)乾嘉拓
-《李靖碑》(程曾煌藏本)明末清初拓
-《段志玄碑》(汪克壎藏本)明末拓
-《八关斋会报德记》清初拓
-《东方画赞碑》(周大烈藏本)明拓
-《魏晋小楷八种》(张廷济藏本)

最后还忘记展示一下,六、七辑套装版有赠送的主题手袋,青花瓷纹,为翰墨添了一丝温柔气息,开箱后是个小小的惊喜。

闲谈碑帖出版物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第七辑(下)

为产品提高附加值是个好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套装版,书友们更需要一个去尝鲜追捧的理由。我提一个小小的建议,附加价值可以有虚有实,比如限量编号、书票、手袋是“虚”类,书法碑帖资料是“实”类,如果能在套装中附赠一册仅限本版的小件拓本或者一件折叠的整拓印张,会构成更强的“必买”之理由。比如在下两辑套装版中如能赠一件整幅印制的蝉翼拓董美人,这个不抢翻了才怪,大家说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