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赢理念,尽领风骚。家校共育,再添新彩

(2017-07-01 17:05:56)
标签:

教育

文化

育儿

分类: 家庭教育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双赢教育在全国各地都留下了足迹。最早提出双赢教育理念时,更多是表达了一种态度。因为看了太多“高分低能”的孩子,太多的“重智轻德”的学生。让我不止一次地强调:分数很重要,但我们绝不能用孩子素质成长作为学习成绩提高的代价。为此,我研究的视野不仅是学习策略,还有教学策略,还有家庭教育等。逐渐整理出一套为孩子成长打造系统化教育生态圈为路径的教育策略。这个生态圈的中心是孩子,但老师、家长都是重点。
       不过,教育界太多的平庸和伪劣,更容易接受一些空泛笼统的说法,更愿意接受一些所谓专家的建议,却对那些真正科学高效的理念和做法却产生了可悲的排斥。于是,习惯了注水肉的人们,看到了好肉,往往会觉得不可信,所以难得会亲近;已经被无数次的失败折磨过的人们,看到了新的方法,往往会觉得不可靠,甚至都不愿意尝试。于是,学习优异的状元变成了传说,把神奇归纳为天赋是对自己无能最好的解脱。不过,换了角度想想也很容易理解,今天在教育战线的教育工作者,回首自己的往日,有多少人在学校是学习的成功者,又有多少人体验过优等生的骄傲?大多没有,我们突然发现,今天公办学校的很多老师甚至都不如培训机构的老师。很难想象,一个在学习上并无太多骄傲背景的教育者,又如何能教化出学习的成功者呢?
       三年前,我在山西的一次骨干校长培训班上做了主题为《家校共育的价值与探索》的报告。很多校长不过就是过客!但荣幸的是,其中一位校长不仅听懂了,而且践行了!于是收获了!所以精彩了!当把一个平庸的普通班打造成一个明星班,在没有额外的老师改变,也没有额外的补课干预,只是通过改变家长的观念和行为,这个班就取得如何惊艳的成绩。假设,如果一开始就给学生们进行学校品质提升工程的话,那么这个班的成果会是什么样的,就无法预测了!生活没有那么多的假设,奇迹只有勤勉的努力和科学的设计。希望下面的总结内容给各位教育者一点启发,也特别期待能给更多的教育同仁带来帮助。
      因为,提高学习成绩,并不难!提升学生素养,并不难!!!再次感谢赵芳校长的努力,也为赵芳校长的精彩而感到骄傲!


家校携手,共育未来

山西襄垣一中 赵芳

背景】:

由于目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乏同步和协作,所以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孩子的成长,也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新突破。具体表现为:

1.家长不了解学校的工作安排和相关规定,以至于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没有形成教育合力,甚至起了反作用。

2.家长过分依赖学校,缺乏对孩子在学校表现的了解,更做不到对孩子在校情况的细致了解和跟进式的家庭教育管理,以至于等到自己的孩子出现了重大违纪或学习一塌糊涂时,才如梦初醒,但为时已晚。

3.老师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不能全面了解一个学生,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不能全面的正确地评价这个学生,失去了教育学生的切入点和机会,成为教育上的一个遗憾。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教育模式也由单一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学校是“家外之家”,家庭是“校外之校”。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完成的立体教育,也就是说“家校共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为此,家校共育的相互支撑的价值非常重要。缺少任何一方,教育大厦就会倾斜。在实践中,通过引进以双赢教育理念为背景的“家校共育”的管理模式,可以使原本很普通的班级实现巨大的提升。

成果展示

2014-2017年,在担任襄垣一中406班班主任的三年时间里,我积极组织教师和家长践行“家校共育”的班级管理模式。三年后的今天,当初分班时一个普通的“平行班”华丽转身“实验班”,在高考的战场上交出来一份令人惊艳的成绩。406班本科达线率为72.3%,其他平行班本科达线率平均为22%。实验班平均达线率为86.9%。从数据上可以看出,406班的达线率与实验班相比差距很小,远高于理科班的总体达线率,且远超其他平行班。实验班和平行班的差别是生源。即在分班之初,实验班先选择分数最高的学生,平行班的学生是再平均分配的。具体成绩见表一和表二。

表一:2014年入班中考成绩对比表

中考成绩年级180名前理科班人数比较

双赢理念,尽领风骚。家校共育,再添新彩

 

 

 

 

 

 

 

 

分数段

 

 

实验班

平行班

 

400

411

412

402

403

404

405

406

409

414

415

416

417

合计

#

#

#

#

#

#

#

赵芳

#

#

#

#

#

549分以上

40

37

41

0

0

0

0

0

0

0

0

0

0

110

 

 

 

 






                                        






                                                        表二:2017年高考成绩对比

(一本线481分,二本线400分)

2017年襄垣一中理科应届班高考理工类达线成绩对比

双赢理念,尽领风骚。家校共育,再添新彩

 

 

 

 

 

班级

 

 

 

分数段

 

 

实验班

平行班

 

400

411

412

402

403

404

405

406

409

414

415

416

417

合计

#

#

#

#

#

#

#

赵芳

#

#

#

#

#

481以上   (一本)

16

14

15

4

 

2

2

7

1

2

4

1

 

68

400以上  (二本)

40

35

38

14

10

8

10

34

7

9

10

13

9

237

参加高考人数

46

40

44

58

50

46

41

47

39

51

44

46

45

597

达线率%

87

88

87

25

20

18

25

73

18

18

23

29

20

 

 

 


















经验分享

20149月,担任了6年副校长的我主动申请接任了406班班主任,406班是一个普通班,中考成绩最高分为546(含体育),最低分405(含体育),第一名在全年级排名为203名。最后一名为全年级1012名。

20141027日至117日,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山西省第二十九期高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赵雨林老师的《家校共育价值与探索》主题讲座让我倍受启发。回到学校后我又将学习到的笔记内容仔细整理、研究、琢磨了一遍,决定立即试行“家校共育”的班级管理模式。我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开展系统化的家校共育”。

1、前期细致准备

我整理了赵雨林老师的《家校共育价值与探索》,选择了一些我认为可以触动家长心灵的内容,确认了工作目标和计划。首先通过家长会启动工作,建立家校共育的家委会,启动QQ家长交流群等举措。

2、召开家长会启动

第一次召开家长会,全班54名学生,除了2名学生家长因事未到外,其他家长都按时到会了。因为准备充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家长们认真听了我的动员报告后,我又组织家长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想法,家长们的热情支持让我感到意外并充满信心。

学生冯刚的妈妈说“赵老师,听了你的话,我今天才知道我做的很不好,实话说我从来没有管过儿子的学习,只是觉得他哪门课不行就给他找老师补课,我出了钱就觉得放心了,觉得自己尽力了。从今天起,我决不再打麻将了,我要全力配合你管好儿子。”

二、通过QQ群实现家校共育

20141130日,我创建了“家校共育406QQ群,54位家

长全部入群。我通过它做了以下几件事:

       1课堂再现

      我把学生在教室主持班会、上讲台讲题、考试、讨论、课间出操等情景拍照及录像后发到了群里,让家长们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与教师形成合力共同管理。

       2群内交流

      以前我带班主任时,叫家长很让学生和家长反感,虽不敢说出来,但从与家长交流的效果能感觉到家长不以为然。QQ群拉近了家长和老师的距离,让家长近距离了解老师,同时又全方位了解学生,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多便利。

       3及时管理

      通过群内交流,学生们在家的表现我清楚,课堂内容是否听懂接受家长也能主动和我反馈,学生每天的情绪和行为几乎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所以安全疏导和教学管理工作会及时又有效。有事例为证:

在群里和家长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家长和孩子沟通少,说孩子不听话,总和他们顶嘴。针对这一现象我设置了“406家校共育交流卡”表格,每周放假期间让孩子们回家和家长交流,一个月后,这些孩子有明显转变,比如像杨帆、姚嘉伟、陈康杰、韩亚缙等

4、寒暑假课堂

假期对学生的监督管理一直是教学管理的难点。放假前我利用“家校共育群”给家长布置了3件事:1、家长发作业,监督孩子解决疑难问题;2、家长监督孩子利用语音功能与师生讨论问题;3、上报安全信息。

三、成立家委会实现家校共育

通过一个多学期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家长对我们教师的工作越来越了解,也越来越支持。高一第二学期,组织了“家长委员会”。会长们定期组织全体家长座谈、学习,他们还创建了“家长论坛群”,在群内讨论、研究,同时邀请教师参与,这不仅提高了“家校共育”的认识水平,还加大了家庭教育及管理的力度。我能感觉到,家长们的眼神变了,话语变了,来学校勤了,与老师交流频繁了,给我打电话发短信的家长多了。家长们的思想理念转变了,行动跟上了,反而是他们在推着我前进。

    在“家校共育”理念的推动和践行下,家长们纷纷反映与孩子的沟通多了,相互谅解多了,亲子关系更好了,同时学习成绩也上来了。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406班的成绩一直保持稳步前进,

 

表三:高一、二学期期中期末成绩对比表

高一、二学期期中期末理科班年级130名上下人数统计表

 

 

    
 

 

 

 

 

     


 

实验班

平行班

 

400

411

412

402

403

404

405

406

409

414

415

416

417

合计

#

#

#

#

#

#

#

赵芳

#

#

#

#

#

高一下期中460以上

32

36

37

 

1

 

 

13

 

 

 

3

1

123

高一下期末470以上

31

24

36

 

1

 

 

16

 

1

1

3

 

113

高二上期末500以上

32

26

38

2

1

1

1

24

 

1

 

2

 

128

高二下期末500以上

35

32

36

7

3

1

 

27

 

 

2

3

 

146

 

 

   高一、二学期期中期末理科班年级260名上下人数统计表

双赢理念,尽领风骚。家校共育,再添新彩

 

 

 

 

 

 

 

 

 

实验班

平行班

 

400

411

412

402

403

404

405

406

409

414

415

416

417

合计

#

#

#

#

#

#

#

赵芳

#

#

#

#

#

高一下期中400以上

43

38

43

17

6

7

5

37

8

5

22

8

10

249

高一下期末400以上

43

35

43

12

8

17

8

43

4

15

16

13

6

263

高二上期末440以上

45

35

43

9

8

12

6

45

2

9

8

12

12

246

高二下期末440以上

46

39

43

26

7

10

10

46

6

9

12

15

5

274

 

 










































通过三年的“家校共育”,让406班,一个中考成绩年级前180名为0人的普通班,高考二本达线34人,让一个纪律混乱、品德滞后的班级成为纪律严、班风正、品德优、成绩好的优秀班级,这都离不开“家校共育”的管理理念和有力行动。

收获】: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提到:“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为了学生的发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联合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切实为青少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过三年的实践,我深深感到家校共育有着以下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由于家庭环境千差万别,每位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同,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不同,但家长和教师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愿望是相同的。家校合作就是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互相配合,针对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去进行引导,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让孩子充分享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关爱,享受到教育带给他们的快乐。

      (二) 有利于家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如果家长参与到孩子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来,他们就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工作的不容易,理解老师的严厉和用心良苦,会在关心孩子的同时让孩子更加热爱老师,尊敬老师。教师和家长多多接触后也会理解家长的辛苦和努力,对其孩子做出公正的评价。当家长和老师真正地相互理解了之后,他们的共同管理必定是见效的。家长还能通过学校举办的活动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加强对孩子各个方面的重视程度。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看到了父母的关心,也看到了父母的不容易,进而能体谅父母、理解父母,有利于亲子交流。

       (三)有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家校合作促使家长到学校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通过与老师及其他家长沟通、交流,借鉴好的教育经验,从而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素养。

      (四)有利于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

       家校合作促使家长将社会上对学校教育的一些建议带到学校,并监督学校的不断完善。学校利用家长这一丰富、有力的资源,可以不断优化教育环境,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家校共育绝不仅仅是叫家长、安排家长工作,它是师生家长心灵的沟通和理解。真情相待,水乳交融,才能开出艳丽怡人的家校共育之花。  

       可喜的是,在我的带动下,我校已全面推开了双赢教育理念下的“家校共育管理”方案。实践证明,家校共育是提高班级管理及教学成绩的有效途径,是现代教育理念下治班治校的一条先进而有效之路。



       双赢教育推出家校共育助力学校的模式分两种:
       1、面向全日制学校,通过课题指导的形式,具体为五大工程,即学习品质提升工程、教育教学优化工程、家校共育和谐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和文明礼仪提升工程。公立学校需向全国双赢教育学习效能提升课题组提出申请,批准后建立课题基地,双赢教育派专家组成员和工作人员进校指导培训。
      2、面向校外教育培训机构,通过加盟双赢家庭俱乐部的形式。双赢教育为伙伴培养家庭教育讲师和顾问,提供俱乐部专属的专业支持和运营指导。俱乐部挂牌后可以与当地妇联、社区、学校合作,讲师和顾问可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提升机构的影响力。全国双赢教育学习效能提升课题组为家庭俱乐部。
      咨询电话:188-117-04320,1352-1359-00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