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因心而记 |
本来这个BLOG里只是想专谈教育的,不过,最近吸引眼球的事情太多,网络上是非也多,恶搞甚行。真是目不暇接。有骂电影的,有骂老易老余的,什么都骂!咱也实在按捺不住,也想絮叨絮叨。
我特别喜欢看电影,最爱看两种影片,一种是国内的,一种国外的。人一听你这是不废话嘛。我也爱看两种,一种是有字幕的,一种没字幕的。其实爱看国外的是因为好看。国内的因为很有消遣性,看看我们的导演怎么认真地表现他的低能,我想这该是他们对电影的较大贡献吧。当然,我不想以偏概全,可惜“瑜不掩瑕”。再看看最近的电影界,说实话,我们的导演可怜得连故事也不会讲了。可偏偏又很凛然地做出一副先驱者牺牲者追求艺术的模样。可惜聪明的观众不买帐。
不过,如果是在剧院看电影的时候,我还有个习惯。那就是看电影的时候还喜欢看“看电影的人们”。不仅关心电影,也特别关心看电影的人们。小时候到现在总也不懂为什么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的道理。不过我发现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注意力也不大集中了。估计是疯子和傻子都变少的缘故。所以,看那些人们的反应也着实有趣。就好比现在喜欢论坛文战之余的最大功课就是看看网友的回复。两件事情之间越来越让我觉得有意思。
国人体坛一直不强,尤以足球为甚。不过此消彼长,文坛似乎一直挺热闹。看了80才俊韩寒的博文,甚觉其妙。也许心中一直执拗,觉得一本小说没有超过50年就不值得浪费时间,所以一直没有看过他的书,没有资格说人家好坏。但他的几句话却一直记着,比如:什么坛到最后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都是花圈。说得挺有意思,尤其最近又说了:坚决支持把流氓耍成一种流派。说的挺狠挺毒。心中不甚感慨,怎么和小韩叫板的人怎么就没有点这份灵气?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居然把内裤脱了来拯救诗歌。真是拍案叫绝啊!
再看那些诗人诗作,简直不堪入目。当然,也不乏震撼心灵的作品,可惜还是少了点。有人说:诗是文学皇冠上的珍珠。可惜,千呼万唤也找不到几颗象样的珠子。倒让我生出异样的感想,莫非没太多的本事写出好诗,却假借诗的名义写上几行短句就威风凛凛地说我那是诗。
看了网友的回复和留言,虽然漫骂搅局着甚多,但认真思考的人也很多。给我有两大深刻印象,一是对诗歌及诗人评价并不高。二是表面上与这件事情无关,但又让我感喟:中国向来不缺乏顶级的批评家。想说的太多,让我慢慢道来。
关于第一点,我想这已然是共识。为什么在这个拥有悠久诗歌文化的国度却沦落到无好诗的时代?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记得一个故事,李燕杰先生在德国汉堡讲学时,一天晚上,几个德国人请李老吃饭。酒席宴间问及李老为什么德国人诺贝尔奖得的多,李老一时难以作答,便顺势将问题推给对方。德国人说道:“我们之所以诺贝尔奖得的多,是因为我们德国音乐家多;为什么音乐家多,因为诗人多,从贝多芬到海涅等等众人,不胜枚举;为什么诗人多,因为哲学家多;为什么哲学家多,因为教育家多。教育是国之根本,只有教育家多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当今中国有教育家吗?有几种说法,大意却都差不多。日本人评价中国只有两个半教育家,一个是孔子,一个是朱熹,那半个是陶行知。而北师大有位敢说话的教授甚至说,中国自古以来只有两个半教育家,孔子,陶行知,其他的加起来算半个。再说说哲学家吧,当代中国不缺乏有哲学修养的学者和爱好者,但的确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别的哲学家。再说说诗人吧,好象人们眼里诗人和疯子差不多。李白要是活到今天,估计气得要抓胡子了。再说说音乐吧,反正现在的不如以前的好听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传媒发达了,流行的也不少,可惜没有办法太看好,只有老太婆过年的感觉。再说那个诺贝尔奖吧,就不用说了。全国政协常委张涛指出,每年国家统计的数万项科研“成果”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无实际价值,形成了大量的“科技泡沫”。我倒觉得科技部长或教育部长可以得个搞笑贝尔奖。
那中国有什么家?批评家啊!为什么?当批评家容易啊!俺也算一个,不过不打算长干。什么容易什么难啊?立新言,开新论难;找毛病,挑骨头易啊。所以,腹中不需太多经纶,口舌自可大行其道。
一方面,我觉得许多网友的确品味高雅,才思敏捷。俗话讲:术业有专攻。要求网友也和专业人士一样,那是多余。而网友的激励和批评我倒觉得可爱难得。另一方面,专业人士应以思考创新为重,而不是凭借身份和威名乱舞大棒,不务正业而失掉本身原来面目。这只是个人所见。但诸位要是问我为什么思想家少,教育家少,哲学家少,我不想回答。因为答也没用。
几日前与友人酒席间乱谈,我说了句,中国从来不缺汉奸,中国也从来不缺批评家。不知道诸位看官能解其中之意否?不过细细琢磨,这汉奸和批评家还是有相通之处的。
1、他们都没有什么大本事。最大的本事就是识风向。
2、他们都没有什么道德底线的,其标准根本是利己的。
说到底,均是无才也无德。又想起自己经常说的一句老话:中国教育最大的特色就是缺德又缺智。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我真不敢相信自己怎么会在一个大力培养什么样的后代的时代!论德不敢指望高远;论智,不敢期翼栋梁。幸亏中国人多,纵然比例再低,总有几个才俊立世。
难道我们真的不需要批评吗?非也,说到底,我们还是缺点真正的批评家。只不过许多好批者也如那诗人一般,假借正义之名搬弄批评之法替个人行道。只不过,眼睛雪亮的网友不答应。
前些日子在某个论坛看到有个叫“妮妮”的小姑娘发了本书稿,看了后,真是让我都汗颜不止。可看到许多自以为是的人皆做担心状的言辞,甚不以为然。所以便写了回帖,因为是回帖,话语也不多,也就是说了点关于不要一味指摘批评,小姑娘的茅庐之作给我们成人引发更多的是思索,而不应是颐指气使的指指点点,冒充关怀状,其实屁用也没有。然后又谈到国人为什么思想家少,而批评家多的缘由。就是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勇气,更缺乏创新的文化和能力,所以退而求其次,做个实惠的批评家,既可显示自己水平高,又不费太多力气。当然90%的科技垃圾也就随之出炉了。我们国家不仅为全球贡献最大的浪费和污染,同时也贡献着文明和科技牌子的垃圾。
令人生厌的是,本文并无任何过激词汇和敏感用语,结果被屏蔽掉了。百思不得其解,友人告我你文中定有斑竹之名,所以若是奉承之词,隔日便发,否则毙掉。直叹:有球霸、戏霸,没想到还有坛霸。今天在俺的BLOG里,想必没人能删,今天就痛快地说说。可惜想说的太多,乱七八糟的。再说吧。
前一篇:教师穿着暴露,学生借口偏科!
后一篇:过分满足孩子=害了孩子+苦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