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忙着嘲笑美国老太太
(2008-10-21 07:41:38)
标签:
财经 |
分类: 媒体.专栏 |
别忙着嘲笑美国老太太
江小鱼
几年前,有一则关于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故事广为流传,说两位老太太上了天堂,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一辈子,临死前终于赚够了买房子的钱,美国老太太则说,我临死前终于还清了银行的房子贷款。
如今,随着这次金融风波席卷全球,这个故事被更多人提起。和几年前相比,如今人们说起来这个故事来,未免带着几丝得意与嘲讽的口吻,潜台词无非是:瞧,还是中国老太太的量入为出来得保险。
次贷危机并不是美国老太太惹的祸。在美国,按揭贷款历史是一项非常传统和成熟的业务,老太太贷款供楼,是基于和银行的一份合约。她年轻时候买房子,房子因能带来收入流而有市值,老太太和银行之间的合约,就是能用她日后的工资收入来支付房款。而银行也是以房子现值的一定比例发放贷款,在贷款人无法支付的时候可以收回,风险并不高。次贷危机以及进一步引发的金融风暴,错不在金融市场本身,正如卡托研究所研究员丹尼尔·米切尔所说,“这次金融混乱实际是由政府一系列糟糕的政策所导致的”,当然也包括在这样政策背景之下华尔街滥用金融衍生工具的结果。
而在缺乏现代金融和资本市场的中国农村,老太太只好把钱存起来,争取临死前能为后辈挣下一套房子。这样的环境之下,只有“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中国老太太是为了后辈赚钱买房。
嘲笑美国老太太是毫无裨益的,也不符合中国的现实环境。和美国不同,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内需不足,金融体系不够发达。农村仍有不少富余劳动力,市场上其实也有不少富余资本,然而正因为缺乏一个健全的可以信任的金融市场体系,这两者难以合作而有产出。
虽然很多人喜欢说拉动内需几个字,然而却不知道何谓“拉动内需”,换个说法其实就是促进市场上富余劳动力和富余资本的结合。需要知道,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土地、资本、劳动力这些资源,更需要一个金融资本的支撑和配合。因此,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嘲笑美国老太太的超前消费,而是早日加快金融业的开放,改革落后的金融和资本市场。(原发《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