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号早上起床,开机,发现腾讯和新浪首页都在醒目位置贴出一条新闻,大意是国务院近日出台了一个叫《关于集约用地的通知》,加强了对开发商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要征收闲置土地的增值地价。随后上网看看,好多媒体都贴了相关的新闻,还有的找了专家来评论此事。
很是让我疑惑,这些年一直做这方面的研究,接触的人也多,但是从来没听说过要出这个文件,不至于一个以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土地管理方面的文件,事先会一点风声没有。而且看新闻里描述的所谓新政策,似乎和去年一月出台的国务院三号文件《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一样。
怀疑是不是哪个新入门的记者弄错了。打电话问了部里的朋友们,没人听说发了这么一个文件。根据线索找到某个登载了此消息的晚报,要到记者的电话。一问,才知道他也是看别的媒体这么一写,自己就抄了前半部分关于通知内容的东西,然后找了个专家谈意见,无非是要对开发商下手,避免囤地之类,最后自己还写了几句话,算是一个稿子。至于通知本身,他也没查过。最后还告诉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打电话找过他,告诉他没有这个通知,一定是某个菜鸟新人急于出成绩,听到谁谈到三号文件,也没弄清楚时间和名称,就写了个稿子。不过,大家传来传去,已经找不到谁是始作俑者了。
确实是个乌龙事件,不过这也太乌龙了。一些记者呢,听到风声就当真,连通知本身都不需要看到,发布时间,名文件称都对不上,没关系,先写了再说。这不是失误,是一种失职,连资料占有的功夫都不愿意下,写文章和吃快餐似的。真不知道还有多少我们听到的消息是这么以讹传讹弄出来的。
更让人吃惊的是那些被采访的专家,连背景都不用了解,就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如果真是业内的专家,不至于不会起疑。如果不是业内的专家,就敢对随便一个问题张嘴就来,胆大得让我吃惊,浮躁得也够可以。
一直以来,网民们对记者专家都有很不好听的说法,我对网民质疑写作者的动机,最后把对方打入某个敌对阵营,甚至起一些难听的名字的做法很是不认同。所有的套路在义和团和历次政治斗争中都用得烂熟。但是作为一个写作者,一个发表意见的人,有不同观点,有自己的考虑没问题,但是最起码的资料来源的真实性,可靠性,都不去考证一下,怎么能让别人尊重,信任。
胡适先生说过: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愿以此与所有的写作者共勉,不要再出这样低级的乌龙事件,不要再给本来就难言信任的世界增加更多的不信任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