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教授的“绝交信”,究竟牵出的是什么问题?

标签:
时评青锋杂谈 |
分类: 青锋时评 |
青锋
某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刘教授的一封“绝交信”,近几天刷遍了朋友圈。对此,有媒体报道称刘教授的这封绝交信“牵出副会长之争”。从表面上看,刘教授的这封“绝交信”确实因一个副会长的名额而起,但往深里说,其牵出的不仅仅是副会长之争。
事情的缘由起于某法学研究会的换届。据说,这次换届,给了某大学两个副会长名额。简单地说,刘教授认为自己应该占有两个副会长名额中的一个,但按照刘教授的说法,其因为自己曾有恩于的另外一个该大学的教授汪某,意图占据其中一个名额,使得刘教授最终在换届时与副会长无缘。因而愤愤然公开发文与汪某绝交。
据新黄河客户端报道披露,汪某从博士毕业留校至今,每一次晋职、晋级都离不开刘教授的支持和帮助。按照一般人的看法,刘教授堪称是汪某的恩人。作为恩人,为何会因为一个副会长之争,就公开发文表示“绝交”呢?
在青锋看来,刘教授之所以要和汪某绝交,在于刘教授自认为汪某从讲师到副教授到教授,从四级教授、三级教授到二级教授,以及“大力举荐”汪某担任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和院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作为恩人,在这次副会长名额之争时,如果刘教授公开信所说为真的话,汪某曾表示不和刘教授争副会长名额,但最终结果是汪某做了副会长同时兼秘书长,而刘教授只是常务理事。因而,刘教授认为汪某忘恩负义之外,还耍了花招,或者说搞了小动作。实在不妥。
另从黄河客户端的报道看,2016年公布的一份某法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组成人员名单中,“可以看到,会长1人,常务副会长1人,副会长17人”,而这些会一级的组成人员,不是凭每个人自己的实力,或者说在法学界的影响力,最终确定谁当会长,谁当副会长,而是分配名额给各有关单位,最终由有关单位推荐后选举产生。这就让刘教授认为,汪某应该“讲规矩、懂礼貌、遵从长幼尊卑、讲究先来后到”,把副会长的位置让给她。换句话说,一个协会,还要讲究论资排辈,实在也有点太过那个。
还有一个必须要说的问题,正像有网友所说,刘教授的“绝交信”,让不少人看到,“这官瘾都挺大的”,及至“对教授的滤镜破碎了”。或者换句说,让人跌破了眼镜。让大家看到,官本位已经渗透到学术界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第四个方面,如网友所说,刘教授的“绝交信”再次证明了,“学问做的好不好,只靠自己努力不够的,还得靠各种名头加身,各种荣誉加身!所以现在的所谓学者还是在做学问么?还不如说是在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