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界期盼的“金九银十”过去大半,如今战况如何?先从一组数据也可见一斑,先从具有代表性的北京来看,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9月1日到20日,北京成交期房住宅7689套,成交面积85.4万平方米;除去保障性住房实际成交的期房商品住宅6541套,75.9万平方米,环比分别下降10.8%和4.8%期房商品住宅日成交量仅为327套,业内预计,“金九银十”北京楼市月成交量将跌破万套。“金九”的9月上半月北京商品房成交均价则出现了今年以来的首次微调,下降了1.37%。那么“银十”也就不用说了,从目前楼市成交量的萎缩情况来看“金九银十”也已退色,不再是“金”也不成“银”了。当然由于前三个月的楼市场火爆的提前释放,眼下的有价无市的高房价也是必然,高房价也就不会维持太久。
“回冷”本身就是说此前楼市曾有过“冷”,本来不太可能很快回暧,可是却提早不仅回暧而且还是过于火爆了。这只是因世界经济危机给中国的楼市带来了生机,正常本不能回暧的楼市却意外政策转向,在今春提早获得了不仅是回暧而是回暧后的火爆,房价、地价都看涨,而且已经达到了令人费解的火爆地步,这即有可喜之处又有可叹之悲苦!那就是说回冷就是本应该处在冷而渐暧的时候,为了扩内需求发展,我们“政策行情”促使楼市提前“暧了”,房价也提前把三五年后的价格提早到现今,自然让人难以接受。
现在看“回冷”的依据首先是眼下的“金九”不见金,“银十”还不如铜!本来是销售旺季却没有旺起来,那就是说明在此前有点热过劲了,当在“金九银十”来到的时候也就显得相对淡了。当然如果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就迟早也是要受到惩罚的,因此还必须要有回调,这也是正常市场发展的规律性的体现。
十月即将过去,冬天即将到来,在大好的“金九银十”中都没能如意,进入冬天那不更是如此冷清?从时间上看这本身又是进入销售淡季之中,加上提前过火,最后的结果必然就是火爆之后的冷却下来。据悉深圳市的楼市也已经达到了极限,据悉存量子房已经突破4万多套,超出极限近一倍,而北京、上海等这些楼市最火的一线城市,要么价格有所回调,要么就是销量缩减,有的甚至是价格和销量双双回调或者说是开始有所下降。虽然有的不是太明显,但这必竟是在“金九银十”期间,不管是同比还是环比都有所相对调整和下降。去年的十月过后是普遍的忽然“冷却”大有深冬来临日子难过之势;今年十月过后会怎样呢?我认为虽不比去年同期可也不会是曾想象的那么的可观。必竟消费人群大部分还是普通百姓,而据说在高储蓄中的百分之九十的资金又是百分之十的人所占有,买房已成了普通百姓所面临着的更加艰难的现实。而这百分之十的富裕人群的居住条件已经大都有所满足和饱和。楼市销售群体中,在一些热点城市占居至少三成以上的是外来人口,同时还有三成人口是动拆迁居民和需要改善居住条件者所需,而其余的则是所谓的“刚性”需求者。而前两类人群中如果政策将有所收敛也会基本达到饱和将影响到楼市以后的供需。
再从世界经济危机的发展情况来看,现在也已基本触底,明年的经济开始回升已不成问题。中国的楼市本身是因世界经济危机而逆向政策性导向不冷反热,也是为了“扩内需求发展的需要”,从而摆脱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那么世界经济开始触底反弹,我们的楼市是否也还得“回冷”呢?我认为这是必然。虽然中央宽松的贷币政策还将持续,但微调实际也已经开始,从二套房贷政策到各项优惠政策到年底即告结束,这都是楼市进入冬季将要降温的趋势。根据正常的发展规律性来看,楼市还将走2到3年的调整期,虚高的房价有望回调,持续上涨的楼价有望停滞。
楼市“回冷”应当说也是正常的事,这是因为本来就不应该那么过火,所以还得回调还得降温,不然真的不好说楼市要闹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