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一提房地产开发商,恐怕骂的多,有的让人又恨之入骨。什么质量低劣;什么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什么售后服务不好;什么暴利等等。有些确有其事,给房地产开发商的形象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但是,不管那个行业,我想也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只不过房地产开发商所做的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件、房产上的事,家产大事,存在的问题也大,自然也就很容易引人注意。但是什么事情也都应一分为二地来看,虽然有些问题较为普遍,有些也确实是“一块臭肉带了满锅汤”何况有不少地方还不止“一块臭肉”。那么开发商的暴利有多大?也是很大的,投入大产出自然也大,没有几个行业所能比的。
最近许多资料都显示出开发商的成本投入及其利益流向的事,但最近也有了一些公证的评价。先从北京来说,北京发改委主任张工在两会新闻中心访谈时透露,房地产业对北京GDP总量的支撑达到7%,占投资的50%,无疑是一个重要产业。而中国工商联称,9城市房地产开发费近一半流向政府。国家有钱了,房地产的贡献不容置疑。一线城市中,上海的开发项目流向政府的份额最高,达64.5%;北京为48.28%;广州为46.94%。现在,一般百姓不一定清楚房地产一个项目开发中的实际成本。在过去大家可能都会以为,盖大楼的费用是最主要的成本吧?可是如今却恰恰相反,所谓盖大楼的建安成本还不足三分之一,那三分之二是什么?基本上是交给了政府的土地费、市政配套费和税收等方面了。实际上房地产的最大暴利是让给了政府,让给了国家,不然我们如今怎么会强大了呢?看看这些数字就明白,政府为什么要救房地产了:从上海单个城市看,上海房地产开发的项目销售收入中,流向政府的份额最高,达到61.84%,企业剩余仅为4.15%;而北京流向政府的份额为42.42%,企业剩余只有11.8%,由此可见房地产商的暴利在哪儿?只是在人们的脑海里,他们是大进大出,再想多赚钱那只有向建筑商手中剥皮了。这是比较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我们这个国家,我们的许多城市建设能有如此突飞猛进的发展吗?现在许多城市不再为手里没有钱来改造建设我们的旧区和城市的道路、管网等综合环境,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和易居水平的提高而发愁了。应该说房地产商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这里就不说什么带动若干产业,增加就业等方面的贡献了,只说广大的农民工就有六成以上是在房地产业和其相关产业中找到新的经济来源。
当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有不健康、不均衡的地方,应该加强和进一步规范。但绝对不能给予一点盖面地否定。最近在网上、媒体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对房地产业的指责,甚至于怒骂。我们有些所谓的“学者专家”或者说是那些“看眼的不怕乱子大”的,往往误导社会、误导百姓,把社会的一些黑暗面的东西都归罪于开发商,把那些不稳定的情绪也由此挑起来,这是最为可怕的。还有那些不懂装懂的“专家学者”说什么发狠的话,以激起百姓对开发商的仇恨,他根本不清楚开发商的“门槛儿”在哪儿,还硬说“门槛儿”太低,因此又出来个什么“预售制”,问题的根结好象是“预售制”造成的,他们可能不清楚就是没有“预售制”人家也照样在“预售”,而有“预售制”你那里没人买不是也白费?也许再过几年,真的有经济能力了,综合各方面的素质都提高了,商品房也只有现房买卖的份了。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他不可能不考虑到如何加快资金周转,不可能不考虑到如何用“较少”的资金做杠杆,来转动项目的运营和企业的发展。如果房地产业要算其利润率可能还不及经营好的餐饮业的三分之一。因此我说,着眼点应放在如何规范和整治上,如何宏观调控和平稳发展上。让市场来说话,不要违背其发展规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