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早已经就位准备打底板钢筋混凝土,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生塌方事故。密度很大的钢筋被泥土掩埋,不仅砼打不了而且被埋部分还得全部诉除返工。我曾强调必须保证质量,注意安全。已打了砼只要掺杂泥土就要全部作废而要清除干净。又要拆除,还要把泥土先清理干净,大伙都有些灰心丧气。这比从头干还麻烦,因为从头干起,是在整洁的砼垫层的基础上进行,先砌1米多高的围墙,然后再在里面绑扎钢筋,而那钢筋量前面也说了,有一栋四五千平方米多层楼的用量,几次绑好准备打砼,又几次半途而废,好象老天就是有意与你作对,和你捣乱,阻止你前行。有人和我说了,你为了省那上百万元的护坡费用,能让你这么简单得逞?这就是有意在折磨你。不能让你轻易地过去。
当11月22日的又一次塌方,这回是西边的自来水管的位置且塌方严重,绑焊好的钢筋及围墙都给砸倒,令人心痛。我对大伙强调说,事已至今,只有咬紧牙关往前闯了。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加快速度。我还叮嘱他们注意自来水管的保温。我又与一建公司的领导和在现场协调的三处处长等人强调,要组织好骨干力量,昼夜兼程,一拔人在下面干活,一拔人在上面清理残渣、注意事故点,有专人看护,不得麻痹大意,领导现场督战。大家知道铺设和焊接钢筋容易,可在绑好焊好的钢筋网中清理泥土可不容易。我还要求现场监理和工地代表给盯住,必须要清理干净,钢筋上也不准有一点泥土,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直到12月1日,全部清理完毕并又重新铺设焊接好钢筋,开始打混凝土了。上午8点商品砼罐车一辆接一辆地浩浩荡荡开来,开始了浇灌砼。可是正在这个关节眼上却没电了,原来是电业局一监查人员来给掐了,只因没有拜他,明显找事,说是用电量超了,可上周才与他们沟通过办的用电指标是与姓夏的打的招呼。打砼用电事关重大,时间一长混凝土凝固就麻烦了,我们又不得不分头找人疏通,没有办法近中午时又给送上3000元“电费”,才算摆平又给送上电。这个过程不仅仅有施工上的麻烦,还有比施工更麻烦的额外事情:象今天给你停电,明天那个又来罚款,城建、环保甚至于周围的老百姓都来找你的麻烦,让施工单位也是叫苦不迭。最终在12月3日晚上,当最后一车商品砼浇灌完成后,已经连续三天两宿的砼浇灌和震捣,终于结束了底板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任务。大厦最艰巨性的第一步算是彻底攻克下来。用了4000多立方米的砼浇灌进钢筋网中,再加上垫层那1000立方米,共计有5000立方米的砼灌进坑里去了,虽然写字楼那部分还没算,可我的心也算放下一半,因为11米的基坑还有8米多深,离出地面还有两层楼呵!这几天,我除了间隙地又去华乐转转外,几乎都在佳地工地度过。虽然基坑仅提高到了两米,但对护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坍塌也有了一定的限制。
佳地这边得到一点喘息,我也从佳地现场的办公室又回到在二七广场东的公司办公室。这头刚忙差不多了,华乐那头又告急。有群众上访告我们在劈山、砍树等事,中山区规划局又插手要求我们马上停工。我安排人去区局解释,可仍不行,又说是没有规划等审批手续,而我们是经领导给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的好多事情中的一个方面,调整规划也不是我们的责任,更没有什么具体的手续。我们整个小区因是市重点工程特事特办,也还没有完备的手续呢,他们说“知道。没有办法,领导没和我们说,我们也是在按规定办事”而就在此时此刻,市建委城管处的韩处长还来电话问进展情况怎样了,我还发了一通牢骚,说你们催我们快干,可区规划监察大队又不让我们干。最后又是领导过话又是我出面宴请了他们才算做罢。
华乐23、24号楼基座在半山坡,拉走了大部分土石方有的仍没到吃力层还需要强夯,找了四五家专业公司看了现场,因考虑到现场条件不利,加上价钱给的较低,谈了一周了也没有能谈成。因为基础的地耐力不均衡,又是山岗又是沟渠,所以解决这类基础很是麻烦。后来我考虑到即使强夯也很难保证达到吃力层的基础要求,最后就同意设计和工程人员的更改意见。23号楼改用打灌柱桩,24号楼却挖到最深处有两三米才到吃力层,则改用毛石砼找平,虽然麻烦不少投入也大,但这样做让人心里踏实,最后就这样解决了这个基础的关键难题。但是资金的问题更是缠绕着我难以迈开步子,处处是难。
老板这边我很难指望上。按说在当时的经济环境总体上都不是太好的情况下,老板的融资能力还是很强的,如他利用的“外资”名义,分别投资成立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和土石方机械化施工公司,就至少有两个亿的资金投入,还有船行、集装箱运输公司、出租客运公司等都很有魄力,投资都不在小数,可以说在当时,即使是现在的企业来说都是规模不小的投资。而房地产这块,在他的心目中,由于我做成了几个较好的融资事项,他则认为我“有本事,有能力,没有钱也能干上”就基本上没有投资或投入甚少,加之他从各方筹得到的款项,又先后需要还的,而他的其他公司赚钱的或高盈利的却较少,还不够还账的,由此也挤的他挺难过,但我敢说也曾和他说过多次,如果他把投资往我这儿倾斜,他的日子肯定比现在好过!因此我这块他就基本上不管了“你能干个什么样就什么样吧”。而我在此时也有一种虚荣心,就是想在艰难曲折面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这也是后来省企业家协会和省经委等部门,来考核评定我公司在为省级创“双亿大区先进单位”时,所感叹的“你们是怎么在没有资金,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干出这么大的项目的?”而且还大都是“为民分忧,为百姓解难”的民心工程,“简直是奇迹!”可我自己知道,苦是自己吃的,难不难地我自己心里最有数,别人是无法体会到的。
此前我找老板,他也净给我“戴高帽”说我如何有能力。开始我还常在他面前动不动发个火什么的,“没钱?我没法干了!”他却说我是“老虎庇股摸不得”最后呢,我还是得自己忙活着往前赶、想办法干上去。这几天的忙碌,我感受到还得把融资放在首要位置,不然真得迈不开步了。前天,市开发办的两位处长又找过我,催要土地费,我没有办法只有推给老板,把他们打发到老板那儿,这倒挺管用,老板给人打了白条——100万元的空头支票。
年底临近,资金困扰着我,我的压力愈加加重。个别时候,我就到佳地厂尹厂长办公室和他聊聊,同诉苦衷。他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善谈,不少人都怕和他聊上,有时一聊,就是下了班也没完没了。我到他这儿听他山南海北,海阔天空地一聊,心里也好象敞亮了许多。
但这几天也还真的接待了几拔“投资商”。一个是经老板介绍认识的香港一“高先生”引见的香港一家叫“臻寇投资公司”的在洽谈,可是没谈上几个回合,我就怀疑其可能性。在11月29日晚上,我又宴请我老同学张瑞林好心帮我介绍的又一投资商,美国的一个什么叫“太平洋证券公司、美国大都会企业发展公司董事长”的马荣辉先生,他准备在大连投资建“啤酒屋”。第二天又让原土地局的赵副局长陪同,先到华乐现场然后又到佳地等处参观考察,希望他能在此投资。赵副局长看了华乐现场还很感慨万端地对说我“唉呀,你干的还挺大呵!”而这个“投资商”却没有什么表情,也只是说“范围不小,不小。”问我“去过美国招商吗?”我说“没有”他说“应该去”。最后“投资”的事情也是没了下文。我还有位报社的记者朋友,也给介绍了一位要买二七地段一栋高层楼的客户,可是只因给的价太低,加之此项目手续还难说什么时候能办妥,所以也不得不告吹。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