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黄呢军大衣(组图)

标签:
军事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南方开讲 |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朱德在抗战时期穿过的黄呢军大衣,它是由抗日根据地的一位游击队员珍藏并最终无偿捐赠的。
1938 年是太行山数年来最寒冷的冬天。八路军总部迁到了山西省潞城县北村。村里游击队交通员是一个活跃的年轻人,名叫杜春兰,朱德有时邀请他同场打球,还常常派他送个信,做些跑腿的事。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寒夜,杜春兰接到通知,让他速到总部,有份重要任务要他去完成,他二话没说就飞奔出门。
农家小院的屋内,一个火盆烧得正旺。桌上一盏油灯向上冒着轻烟,朱德披着一件黄呢军大衣正来回踱着步,他时而停下,时而走到桌前拿起铅笔凝思,桌子上铺着一张地图,上面已经用铅笔标注得密密麻麻。这时,警卫员进门报告:“报告首长,你找的杜春兰同志已经到了。”朱德像往常一样迎向屋外,被警卫员阻止了:“外面下大雪,冷得很。”朱德赶紧说:“快,快让他进来!”警卫员出去后,杜春兰夹着一股寒风进了屋。
朱德和蔼地说:“小鬼,快先烤烤火,外面一定很冷吧?”“回首长的话,一点不冷。”朱德笑了,接着说道:“今天黑夜有个紧急情况,要你到普头村,找到特务连的欧致富连长,把一封很重要的信交给他,你能完成任务吗?”杜春兰响亮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
朱德关爱地说:“好,好嘛!不过,小鬼,平时让你送信都是白天,现在是深夜,又下着大雪,还要你一个人去,你有这个胆量吗?”
杜春兰坚定地说:“我是当地人,路途熟悉,又是个‘飞毛腿’,要说胆量我是全村胆子最大的,什么也不怕,请首长放心!”
“千万马虎不得喽!”朱德说着走到桌前拿出一封信交给了他。
杜春兰将信往怀里一揣,拔腿就准备往外跑。
朱德突然叫住杜春兰,他停下了脚步。朱德拍拍他的肩膀,又捏了捏他的衣服,说:“小鬼,穿得这样单薄,一定很冷!”说着就把自己身上的黄呢军大衣脱下来披到了他的身上。
杜春兰很紧张地摆着手:“不,不,不,我年轻,不怕冷,大衣还是首长穿为好!”边说边往下脱,朱德双手按住他的肩头,慈祥地说:“小鬼,夜里行路,又下着大雪,冷得很哩,还是穿上吧!”杜春兰最终穿上了大衣。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杜春兰穿着首长的军大衣,一股暖流涌向全身,他怀揣着信件,向着普头村疾步如飞,不到一个时辰便将信件准确送到。回来后,他想归还军衣,不料朱德已经离开村子上了前线。
此后,这件军大衣一直伴随在杜春兰的身边。1979 年秋天,朱德的女儿朱敏从北京启程,一路踏着父亲曾经的足迹来到了山西省潞城县北村,见到了杜春兰,当年的小伙子已经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找出了那件珍藏 40 年的军大衣,依依不舍地交到了朱敏的手中。朱敏回北京后,直接将大衣交到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1909年加入中国同meng会。1911年毕ye于yun南陆jun讲wu堂,参加xin亥革ming在云nan的起yi。1915年参加护guo战zheng。1917年任滇军少将lv长,参加护法zhan争。1922年赴德国留xue,11月在柏林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赴苏联学习军事。次年回国,参与领导四川泸州、顺庆起yi,策应北伐战争。1927年初在江西南昌创办国民ge命军第三军军官jiao育团,任团长。同年8月1日,参与领导南昌起yi,任起yi军第九军副军长、军长。后率起yi军余部转战闽粤赣湘边界。
故事讲述人王南方,安徽岳西县人,1983年入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记者协会理事,《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原副主编,《解放军生活》杂志原主编,新浪网十大博客博主之一,《北京晚报》专栏作家。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明星360度》、《情感私语——走进名人的亲情世界》、《苦恋树》、《八荣八耻——辛勤劳动篇》、《中小学课本里的“星火燎原”》,报告文学集《神龙汽车团》(与人合著),绘本《捉迷藏》等。报告文学《星火燎原》曾获解放军文艺奖。
推荐阅读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