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姜:导演“小阳春”背后的十大阴谋
(2009-04-02 07:18:42)
标签:
房产大阴谋楼市拉高 |
近来楼市“小阳春”的说法已在各大媒体上沸沸扬扬,如果看看提出这种说法和整天吆喝这种说法的人,不难看出大都是二流的房企、二流的专家甚至业界杂嘴之流,对“小阳春”一词的理解,如果是目前低迷状况的楼市伴随着价格的大幅下跌而催生出交易量的放大,这样的“小阳春”百姓是欢迎的,而如果单单楼市成交量阶段性的复苏,却伴随着逆市涨价现象的出现,这样的“小阳春”一定是崩盘前最后的挣扎,甚至是其背后蕴藏着更大的阴谋。
伴随着自然界春天的来临和媒体软文性文章的误导,楼市出现短暂的成交量的放大,是一种正常现象,毕竟市场的随众心理和刚性需求等因素的释放,会产生一定的市场效果,但就其楼市长期趋势看,成交量没有企稳的市场,难言“小阳春”的定论,更谈不上触底反弹。
眼下的市场在没有全面复苏,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并非所有的楼盘都出现了所谓的“小阳春”现象,也并非像叫春者所夸张的那样悬乎,如果这样没有依据的定论继续充斥市场,不但会给消费市场带来误导,也会给有着巨大存量压力的开发商带来灭顶之灾。
楼市出现危机并非一日之寒,一则因为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消费市场出现萧条;二则因为楼市的价格泡沫日益扩大甚至膨胀,导致市场的购买心理出现抗性;三则因为房价的涨幅远远快于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购买能力的沟壑越来越大;
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房地产业中排名前十的企业,不但没有“小阳春”的窃喜,反而依然忧患地告诫自己危机并未解除,所以说在经济危机并未过去、市场情绪并未改善以及房价泡沫并未消除的前提下,盲目地定论楼市出现回暖,是二流开发商别有用心的一场“营销秀”甚至阴谋而已。
我们知道,楼市的基本面并未好转,自身肌体的病灶犹在,表面上附着一层华丽的伪装,是难以长时间的隐瞒下去的,当我们揭开掩盖在“小阳春”说法的画皮,其背后的险恶用心便彰然若揭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楼市是否回暖的关键在于交易量,而改变交易量复苏的根源在于房价的理性回归,而只有建立在楼市泡沫的消除,房价与百姓购买能力趋于合理,开发商多一份社会责任和行业形势的思考,地方政府多一份体恤民众疾苦的民生意识,银行多一份对金融风险的前瞻和防范,才是房地产行业逐渐健康良性发展的根本保障,而开发商只有在楼市形势未进一步恶化之前,通过降价求生的手段涉过难关,才是避免破产淘汰的真实之举。
泡沫价格的楼市是脆弱的,而制造“小阳春”假象的做法更像是自慰或慢性自杀,结果只能是失去了最佳的自救机会,在这场阴谋的背后,暗藏着被行业淘汰和拖累银行的隐忧甚至死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