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圆战术遵循“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笃行“双赢思维”!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道德经云: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的发展遵循着一个不断重复的规律,这个规律可以在前一句中找到描述,即事物的发展由周而复始的循环所推动。
在后一句中,道之规律被用来形容道在柔弱的地方发生作用,这是因为在比赛中,找到对手柔弱的地方就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以画圆战术为例,画圆战术可以被视为一种具有明确基本路线和变化路线的战术。这两条路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阴阳循环、圆方融合。在这个循环中,基本路线表现为圆形的运动,而变化路线则表现为方形的运动。这两个路线之间的阴阳互变循环,以及基本路线、变化路线之间的转化,都体现了圆方融合的周而复始的思维方式。阴阳创造时空,圆方生成机会,篮球运动是时空中的运动,若站着不动打球,1人打4人看,就违背了事物循环运动的规律,就难以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画圆战术七组口诀心法之间的相互转化也是循环思维的具体表现,正是七组口诀心法的相互转化的循环,造就了进攻的千变万化。
循环思维源于易经,与整体思维、辩证思维、取象思维一起,共同构成了易经思维体系。这种思维方式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注重内在的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问题。
在画圆战术里,“弱者道之用”体现在基本路线和变化路线的掩护、策应、突分、传切、手递手、反跑等各种配合之中。这些配合保证了进攻的顺利进行,当进攻方没有遵循这些配合原则时,他们可能会陷入1打1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劣势的一方很难取得胜利。
“弱者道之用”的概念体现在找到防守的柔弱之地。画圆战术基本路线与变化路线的循环运动会不断创造出时间差、空间差、位置差,这"三差"就是防守柔弱的地方。当进攻队员进行掩护、策应配合后,防守方就会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在突分、传切等进攻手段中,防守方也会在时间差、空间差和位置差中出现容易被攻击的柔弱环节。因此,在这些地方道就出现了,进攻便能有效地击中这些柔弱的薄弱环节,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进攻方离开这些配合和战术,试图通过个人能力进行单打独斗,硬碰硬,那么他们很可能在面对强敌时无法施展拳脚,无法找到道的所在,找不到防守弱柔的薄弱环节,就无法有效与高效进攻。因此,在比赛中,只有遵循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哲学思维方式,才能取得最佳的进攻效果,并在竞技中取得胜利。
在面对冲突和问题时,我们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方式,而是应该尝试寻找一种全新的、对各方都有利的解决方式。这种选择不仅能够解决当前的矛盾,还能促进长期的和谐与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双赢思维”。要成功地打好画圆战术,需要运用双赢思维。单打独斗、各自为战、技术亮剑的流行,并不能实现团队的双赢,而这种思维方式恰恰是对团队篮球的破坏。
首先,我看到自己。要认识到自己作为团队中的一员,拥有独特的身份和角色,失去了团队的认同,个人将无法存在。要实现自己的最高境界,需要摒弃自我,将团队视为自己存在的归宿。在这个基础上,个体才能更好地融入团队,保持冷静与理性的态度,从而实现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