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有圆必有圆心。一提到“画圆战术”的“圆心”,可能大家会马上想到篮球场上限制区中间实体部分,那不是“圆心”,那是限制区中心。“画圆战术”的“圆心”藏在其体系中,在每一位球员心中,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也是经过对篮球运动本质与规律抽象出来的人人必须遵守的准则与信念。只有这样,“画圆战术”才能够做到快速、有序、多变、高效地运转,产生“画出同心圆,跑出加速度”的效果。
那么,“画圆战术”的“圆心”到底是什么呢?回答是“战术口诀”。“画圆战术”就是靠“战术口诀”这个“圆心”来组织战术的前进与发展的,即以战术口诀之意造千变万化之形。战术口诀是战术素养凝聚,是培养球员战术素养的方法论哲学。战术口诀之意即空与无,意生形、空生相、无生有,无形统领有形,无招胜有招。战术口诀是打好“画圆战术”的活的灵魂,每一次传球都有战术口诀引领,每一次跑位都受战术口诀支配,每一次配合都按战术口诀牵引。战术口诀这个“圆心”因此也成为“画圆战术”之道与自组织系统。
“画圆战术”的战术口诀是其中国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方圆之道、意在事先思想的凝聚,是战术性思维的具体表现,更是画圆战术活的灵魂,运用战术口诀打球,体现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以意取形,以意达形,外圆内方,最大限度地杜绝了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发生,减少了移动跑位的盲目性、配合的无序性,提升了个体技术在团队合作中运用的有序性、有效性、高效性、合理性,提高了团队合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凝聚力与战斗力。
“画圆战术”形神兼备,包括基本移动路线与变化路线战术口诀,引导着“画圆战术”起承转合。这体现了中国文化哲学“意在事先”思想。书法中讲究意在笔先,武术太极讲究意在拳先。“画圆战术”也是如此,以意达形、以意导形,战术口诀之意,即圆心的浓缩。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可以是看得到的“形”,也可以是看不见的“意”,因为有意在先,所以才导出具体的移动路线之形。因此,“画圆战术”相当于中国的太极拳又叫“意拳”一样。用意念来打篮球,称之为中国太极画圆战术。
因为有了战术口中之意之圆心,球员在移动跑位过程中可以做到心无旁骛,目标坚定,任务明确,思想统一,天人合一,人人合一,人球合一,自然做到快速跑位,相互配合,有序运转、行云流水。在这里,战术口诀之圆心成了一种同心圆,可以同心同向,五人一体,形成球不上圈、画圆不止的强劲力量。因为有了战术口诀之意之圆心,球员在移动跑位中不会出现混乱的局面,即使乱都是乱而有序,束而有序形,自组织特征明显。无论是基本移动路线的展开,还是变化路线的跟进,抑或是圆方融合、阴阳交错,一切遵道而行、依诀而成、诀先形后、快速有序、多变高效。
战术口诀之“圆心”,不仅规划了基本移动路线的运行准则(半径),也谋划了变化路线的运行方式(加速度),一圆一方,一阴一阳,尽在口诀之中。运行过程中无论遇到任何阻力与问题,无论在哪个区域采用哪种进攻方式,都能在适合的战术口诀中找到克敌制胜的方法。“画圆战术”战术口诀既有战术层面的口诀,也有战略层面的口诀,还有技术操作口诀,善于因势、因人、因时、因地、因防、因变而变,无所为而为、无为而无不为、无心而为,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实现无招胜有招,将比赛置于无形,这是“画圆战术”思想与智慧的最高境界。只有真正把战术口诀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形、熟练运用、举一反三。也可以做到: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横向拉动,纵向切割,交叉递进,纵横捭阖,画圆方攻,各个击破。
战术口诀之“圆心”是“画圆战术”哲学活的灵魂与指导思想,它使得进攻配合变得可控。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变的是阵型与人员,不变的是战术口诀,战术口诀贯穿始终,离开战术口诀之“圆心”,就不成其为“画圆战术”,至多打的是形,难以进入神的境界。“画圆战术”战术口诀既是训练方法,也是检测手段,关键是坚持训练把战术口诀背熟铭记在心,内化于心,必然能外化于形,让战术定型与升级,任何变阵与人员互换都可以驾轻就熟,画出同心圆,跑出加速度。
“画圆战术”是为适应中国球员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技术特点、身体条件量身定做的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让中国篮球告别身体篮球,最适合中国人打出团队篮球、思维篮球、智慧篮球、艺术篮球风格,彰显中国文化自信,展现中国哲学智慧,打出中国篮球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