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晓波画圆战术
李晓波画圆战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11,786
  • 关注人气:3,6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彰显“因教施学”与“因材施教”的辩证统一

(2021-10-29 09:47:41)
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彰显“因教施学”与“因材施教”的辩证统一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彰显“因教施学”与“因材施教”的辩证统一》
——李晓波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207)

我国在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不断地在理论上强调因材施教,可现实中诸多问题又难以具体落实到位。 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现行的教育领域中,以班级为主的授课形式,统一的教学进度等,都无形中加大了教师因材施教的难度。
面对教育教学的这一困境,班级教学人数多,总的原则是因材施教,但具体实施运用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个别而言,需要因材施教,但就整体而言,则需要因教施学,做到整体推进,各得其所。因教施学,即可照顾对于少数学生的因材施教,更可以对大多数学生因教施学,做到因材施教与因教施学的辩证统一。
因教施学,即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必须围绕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来展开,重点放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字上,即教是为了学,学什么固然重要,但怎么学、学的程度与成效更为重要,因教施学,凸显的就是课堂上怎么学的问题。满堂灌教学法采用的则是因“材”施教,这里的“材”是教材,施教,是满堂讲,重点放在了讲什么、怎么讲上。“教”的本质是“教练”,可这个概念被偷换成“讲”。因满堂灌占有了课堂所有时间,也没法因材施教。满堂灌课堂没有真正关注学生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关注的是学生学什么,课后布置的大量作业则是要求学生自行去解决“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从实践效果来看,满堂灌教学的学习质量明显不高。
满堂灌教学法既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也难以做到因教施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找到了因教施学与因材施教有机结合的突破口,以因教施学促因材施教,以因材施教统领因教施学:
因教施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首先关注“学什么”。“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彰显的因教施学,就是依据教材以及课标,针对班级整体学生的学情提出的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和拓展点,这是对所有学生提出的课堂教学战略目标。
因教施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重点关注“怎么学”。围绕课堂教学“五点”战略教学目标,采用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环节、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环节、组织学生运用知识环节、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从战术组织目标上进行因教施学,通过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讲中练、练中讲,讲练赛考、讲练测评的策略目标以及技术操作将因教施学落实到位,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教练,突出学生学会、会学、会用,由此可知,因教施学,可以极大地缩小学科类教师讲课水平、授课能力个体差距,弥补其不足,用课堂教学战术体系、系统联动的方法因教施学,杜绝满堂灌的单打独斗,实现整体的最大的教学效率。
因教施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特别关注“学的程度与效果”。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练好为主旨,“凡考必练,不练不考,练好再考、考后再练”,这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实施中的检测标准,实质上是检测教学尤其是学生对于知识以及运用的程度。凡涉及知识性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运用,要求在因教施学过程中作为重点任务来掌握解决,凡涉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方法、核心素养、价值观,要求在因教施学过程中作为难点任务来运用解决。由此可知,因教施学,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展自我、锤炼能力的主要途径。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在关注因教施学的过程中,也关注因材施教。分类、分层教学;分组、分队教学,这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实施中的常态化原则,对于处于“优”“良”“中”“差”的学生,在教学“五点”目标上要求有所侧重,在四环节目标上区分有所不同,在三分讲七分练上有所变化,既体现因教施学,也关注因材施教。“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巧妙地将因教施学与因材施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成为师生共同的责任,也成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的有效教法。


昭通教法,自信乌蒙,以中国教法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中国特色教育教学哲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专著以及专题讲座联系电话:13908705745(微信同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