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基础教育改革的历程看“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历史必然

(2021-08-16 09:30:52)
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从基础教育改革的历程看“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历史必然


《从基础教育改革的历程看“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历史必然》
——李晓波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192)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课程功能的改革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尤为重要的是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新中国经历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年来根本诉求表现为“双基论”、“三维目标论”、“核心素养论”。所谓“双基”就是教学内容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谓“三维目标”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谓“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维目标”是对是“双基”的超越,“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超越。“核心素养”注重“知识”的重要性,也注重”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从知识论走向素养论。
从知识论走向素养论,必然寻求教学范式的转型。过去的教学范式就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双基”为主,忽视了“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从课堂出发的变革”源于“课堂不变,学校不会变”的理念。而要着力“核心素养”就意味着学校必须寻求新的教学范式,其标识就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涵盖三个视点:一是主体性学习,二是对话性学习,三是协同性学习。“深度学习”就是要在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上下功夫,让学生学会、会学、会用,做到转识成智,转智成力。
回应课堂革命的挑战,1993年,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一线反思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专注“双基”所产生的各种弊端,前沿性、预见性、革命性地创立了“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其宗旨就是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性,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其价值追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之后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三维目标”、“核心素养”培养不谋而合。围绕“深度学习”的主体性、对话性与协同性特征,提出了“五点”、“四环节”、“三分讲七分练”组成的“五四三七”课堂教学法,即“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旨在通过创建“学习共同体”,实现“真实性学力、真实性学习、真实性评价,求得“全员发展”与“全人发展”,即让优生更优、好生变优、差生变好。“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从知识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时代发展的逻辑必然。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时空观,将课堂教学从满堂灌教学的知识性灌输变成了融知识性、思维性、能力性、素养性为一体的培养范式。从五点出发,直达四环节,变教学重点难点为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拓展点,教学目标更加精准,教学目标更加拓展,解决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难题。因为现在的考试是考题大多不在书中,若不在教学目标中增加拓展点,很多学生的就无法适应考题在书外的尴尬。考题在书外,检验的就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拓展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拓展点就是顺应了“题在书外”的考试方式的变化。拓展点的增设,同时实现了“核心素养”所要求的教学内容与目标达成。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真正把握好拓展点,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成绩,应对各种考试,更拓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四环节来看,传授知识基础上的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得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学力、真实性学习、真实性评价”真实发生。满堂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更多是在课外以作业的形式进行,掌握知识在课外、运用知识在课外、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课外,其真实性、深度性都难以控制,教师更无法在课外解惑释疑,学生遇到难题与问题,无法解决,导致学习质量能有提升。而“五点四环节教学法”革命性地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纳入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教学回归原点回归本来,这样的教学必然是有效甚至是高效的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对话性与协同性,使得“深度学习”得到教学环节的根本保证。
从三分讲七分练来看,课堂教学成为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范式,有效地、真实地解决了教学五点目标的真正落地,解决了四环节目标任务的落实,三分讲、七分练、练中讲、讲中练、讲练赛考、讲练测评,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亦或是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都贯穿了三分讲七分练这条红线,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组织力得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突破,在分组分层分队的组织形式中解决,在各种生动有趣充满竞争合作的训练活动、练习手段中升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面对面、心连心,学习共同体、练习共同体、思辨共同体纷纷达成。缺失教师的指导、组织、引导、帮助的练习,只有少数优生能在课外基本达成,更多的学生需要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以“教练身份”才可以实现。

昭通教法,自信乌蒙,以中国教法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中国特色教育教学哲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专著以及专题讲座联系电话:13908705745(微信同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