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满堂灌教学法必须退出课堂教学!

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

《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满堂灌教学法必须退出课堂教学!》
——李晓波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193)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满堂灌教学必须退出课堂教学。讲与不讲的问题,表面看是教学方法问题,实质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重大转变问题,更是教学组织形式的根本变革。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必须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退出中国教育的历史舞台。20多年进行的教改、课改、课堂革命其实针对地就是满堂灌教学方式。2019年,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变满堂灌教学为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已经宣布了满堂灌教学退出中国教育教学的历史舞台。
一堂好课,讲得好不是真好,引导、组织、帮助学生学得好才是真好。教师讲得好,如果学生没学好,就等于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所以,就一节课而言,我们要关注学生有没有明白,不是教师有没有讲完。当教师关注怎么讲时,课前准备出来的只是讲案,比如设计几个环节、创设什么情境等,创设情境的主体是教师;当教师关注学生怎么学时,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出来,这叫学案,将学生真正当作推进教学的主体。
课堂教学改革,千变万变,唯一不变的是让学生学习效果增值。增值的指标有四个:一是怎么让学生更想学;二是怎么让学生更会学;三是怎么在同样的时间里学得更多、更好;四是怎么让学习更有意义。什么是更有意义?就是不仅现在有用,将来还有用,对自己的发展,对自己今后的生活都有用。就课堂教学活动而言,一定要与学习目标匹配。我们要清楚,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遗憾的是,许多教师意识不到这一点,经常发牢骚:“这个题目我在黑板上都讲过三次了,结果考试又做不出来。”最后归因为学生“笨”、“不努力”。
一些教师不放弃讲的主要原因,一是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对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可能把握,对知识的关键点把握不好,需要教师引领。二是学科要有学科的味道,只有讲才能体现出学科的味道。比如语文课,教师如果不讲或者少讲,学生怎么能够体会到语言的美。这两点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些教师之所以不愿意放弃讲,还有一个原因,讲是所有教学方法当中最简单的方法。因为只要教师自己会了,就可以讲,讲完了就完成任务了,以至于学生会不会那是另外一回事情。满堂灌的课堂,教师会什么就讲什么,讲完就下课了,学生没有时间质疑,也没有课堂生成,教师也不会遇到挑战。因此,传统的满堂灌的课堂最简单最省力,这是满堂灌课堂被许多教师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讲可以让许多教师得心应手,少讲给许多教师带来新的挑战。一些教师在新的挑战面前,一些教师对新模式不接受不适应也是在改革初期必然出现的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从来也没有彻底否定教师的讲,但我们坚决否定满堂灌。提倡的是教师有针对性的精讲和点拨。我们提倡,以学定讲,以学评讲;先学后讲,多学少讲;学生也讲,教师也听;讲为不讲,讲学合一。从这样的观念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够学会的,教师不讲;会的学生能够给不会的学生教会的,教师不讲。这样一来,教师只讲那些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一般说来,在高效课堂上,教师的讲主要是,辅导学科学法,梳理知识结构,追问知识疑点,精讲知识重点。
满堂灌教学退出课堂教学,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进入课堂教学呢?答案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是对满堂灌教学法的扬弃,也是对满堂灌教学的革命。三分讲七分练的课堂教学策略取代了满堂灌教学的替代性教学策略,即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教师少讲学生多练,改变了满堂灌教学中教师以教代替学生的学、以为讲了学生就弄懂了的思维方式。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练中讲、讲中练,讲练赛考、讲练测评,旨在凸显教学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着力转识成智、为学而教、为习而讲,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为核心。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以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为起点,进而全面转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为己任,更以组织学生运用知识为关键,直到全力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核心。从课堂教学结构上实现了从满堂灌教学单一的传授知识环节进入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的重大突破与智慧创新,三分讲,七分练,练中讲、讲中练,就是为了解决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练会、会用、能解决问题。满堂灌课堂,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中心,滔滔不绝单向灌输是主流。上课基本等同于听课。老师带张嘴,学生带双耳朵就可以了,一堂课就这么混下来了。实际上这种上课效率是很低的,基本记不住什么东西,当然,如果老师思路清楚,语言感染力强,可能还好些,就怕有些讲课如念经的老师,让人昏昏欲睡,纯属浪费学生的时间。很多知识应该在课堂上由老师帮助学生记住,组织学生练会学会。可我们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方式都被放在了课外,作业繁多,效率低下,甚至相互抄袭了事。
学习金字塔理论的科学数据验证了”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教育教学战术体系的科学性和重要性。在”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教育教学战术体系中,教师围绕教学战略“五点”即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拓展点给学生传授知识的第一个环节,属于”三分讲、精讲“范畴,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一般占到课时的30%左右,符合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听讲占5%、阅读占10%、视听占20%、示范占30%的两周以后学习留存率(保存率)。在学习金字塔理论看来,上述传授知识的方式都属于被动学习阶段。教学战略“五点”是一个进阶式发展过程,落脚点是拓展点,最能体现知识意义的还是拓展点,这是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的重中之重。
从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第二个环节开始一直到第三个环节教师组织运用知识环节再到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第四个环节,属于“七分练、课堂训练、重练”范畴,这三个环节属于练的范畴,训练的的难度也是呈进阶式发展,落脚点是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个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对问题的质疑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学的中心或重心,一般占到课时的70%左右。由此,学习开始进入主动学习阶段,符合学习金字塔理论的讨论占50%、实践占75%和教授给他人占90%的两周以后的学习留存率。
双减政策之后,学校要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让满堂灌教学退出课堂,让“五点四环节教学法”走进课堂教学。方向错了,再优化的课堂都是徒劳,甚至南辕北辙。凡是不把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纳入课堂教学的课,你说是好课?别人信,我不信!与其优化,不如创新;与其改良,不如革命。新任国家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强调:“要培养学生真正的想象力和对问题的质疑能力”。这意味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了,满堂灌教学法该退出课堂教学了。
昭通教法,自信乌蒙,以中国教法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中国特色教育教学哲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专著以及专题讲座联系电话:13908705745(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