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哲学的全部意义就是对一切问题的追问与探索,既然是对一切问题的追问与探索,我们是否可以从哲学要追问与探索的问题中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关心的第一个问题,构成这个世界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哲学家希望从千变万化的世界中找到一种本质的东西,找到一种普遍性的永恒的存在,这就是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哲学是从好奇开始的,古希腊的太勒斯说,水是世界的本源,因为被称为现代西方哲学之父,就是因为这句话,试图回答关于世界整体性的、普遍性的、本质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就被称为哲学问题。以后,赫拉克利特的火,阿那克西米尼的气,毕达哥拉斯的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而在中国哲学中,世界的本源是五行阴阳说,这都是中西方哲学家们都是对世界本源问题的追问与探索的探讨。
篮球战术有没有本源问题呢?也就是有没有整体性、普遍性、本质性问题呢?回答是有的,对这个问题的追问与探索就形成了篮球世界的本源问题。本源问题就是本体论问题,解决的是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画圆战术用中国哲学找到了篮球战术世界的本源问题与方法论问题。
首先,画圆战术本源问题就是天人合一。中国哲学的根本原则是天人合一,画圆战术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在画圆战术里,体现为人与自然合一,道法自然;人与人合一,外圆内方;欲与理合一,和谐共生。天人合一在画圆战术里表现为方圆之道、阴阳之道,是以内在融合机制(圆)与独立个性(方)的有机融合而产生了基本移动路线(圆、阴)和变化路线(方、阳)。由此形成了画圆战术体系中关于整体性、普遍性、本质性、辩证性、系统性的哲学认知,画圆战术的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也因此成为中国篮球进攻哲学的核心问题。这一哲学本源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篮球场上“1个球与五个人的有序和谐关系问题”。
其次,画圆战术的方法论问题就是战术口诀。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画圆战术在找到其本源问题天人合一之后,继续追问探索其方法论问题。由此形成了以战术口诀为核心的以体现天人合一、智圆行方、阴阳互冲的运转问题。这也是源自中国哲学之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意在事先,以意带形,以意达形,这是中国文化哲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论原则。画圆战术将其运用到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有形的运转变化中。基本移动路线之有形按照其战术口诀引导而出,变化路线的有形依据其战术口诀意带而成,战术口诀反映了篮球战术配合的规律特点以及内在本质,具有普遍性、永恒性、高度组织化特征与自我修复能力,一旦内化于心就能外化于形,成为打好画圆战术活的灵魂,以方法论原则将比赛置于无形。这一方法论问题,彻底解决了篮球场上“无形统领
有形、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的自组织问题”。
第三,易经哲学之取象思维、整体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拐弯思维成就了中国篮球哲学。在画圆战术
里,这五种思维直接体现在“中心开花、两翼齐飞、里应外合、上下联动、左右逢源、外圆内方、以柔克刚、多点进攻”的战略战术体系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即有与无互相生成,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互体现,高与下相互出入,音与声相互应和,前与后相互跟随。该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打画圆战术,表面看打的技战术,但实质打的是哲学问题,打的是智慧与思路,战术口诀就是画圆战术的智慧与思路,智慧有没有、思路清不清,就看对战术口诀的认知、掌握、熟练运用、灵活使用。这一哲学思维问题,彻底解决了篮球场上“刚毅之力、灵动之巧、变化多端的问题”
第四,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打好画圆战术的哲学原则。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哲学思想,讲究人与自然和谐,主张智为。自然就是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随心的人为,是道法自然而为,按自然法则
而为。在画圆战术里就是按照“中心开花、两翼齐飞、里应外合、上下联动、左右逢源、以柔克刚、多点进攻”战略战术体系,依据战术口诀之意去为,便可造千变万化之形,实现没有什么不可为、不能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上下联动、左右逢源、内外相生、前后相随、高下性倾、有无相生,阴阳互冲,这就是中国太极画圆战术,中国篮球进攻哲学。阴阳在中,正奇在中,圆方在中,快慢在中,虚实在中,真假在中,这就是中庸之道的平衡之术。画圆战术是易经思维的产物,中国哲学的产物,以通变把握其运行本质运行规则,以应变处置随机改变,天人合一、战术口诀的灵活运用是应变处置的有效方法论。心中有道、脑中有诀、眼中有器、胸中有势,这一方法论问题,彻底解决了篮球场上“道法自然、阴阳互变、外圆内方的问题”。
面对时代的课题重返古代的智慧,这叫返本开新。也是哲学人的使命与责任。体育强国,画圆战术在助力,文化强国,画圆战术在创新。画圆战术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