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

——李晓波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174)
这里所说的高度组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管理的高度组织化,二是教学内容的高度组织化即知识组织化。传统满堂灌课堂是缺少教学组织化的,如果说有,也是一种组织化程度较低的水平。课堂上教师以讲为中心,以讲代教,学生以听代学,课外有限的时间倒成了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原本,课堂才是学习的主战场,可在满堂灌教学模式下,讲与学,已经发生了位移,这就是国家教育部一直要求进行教改的主要原因。
传统满堂灌教学,缺少组织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于掌握知识缺少教学的训练平台、手段与方法,主要靠学生课外自行组织实施。二是对于运用知识缺少教学的训练平台、手段与方法,主要靠学生课外自行组织实施。三是知识组织化程度低,教师大多以安排作业的形式在课外由学生个体单独完成,课外作业缺乏有序组织与管理、检测与督促,管理组织化程度低,缺少知识组织化,教学成绩自然一般。满堂灌教学法,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高度组织化的管理特征,难以实现国家命题考试的方向与质量。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顺应了中国迈向现代化征程的社会管理形态。课堂教学本质就是一种生产,生产就离不开组织化,组织化程度低,就说明社会化生产力低下,反之亦然。社会生产组织化程度被视为现代化水平的一种标志。随着对现代化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现代化内涵的日益丰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提出,也为后单位时代社会的高度组织化提出了要求。这一思想体现在学校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
组织全体成员理解和掌握某项知识的过程就是知识组织化的过程。从组织角度看,知识组织化是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知识组织化被看作是对某特定知识进行管理的一个阶段。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组织价值的最大化,实现组织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是知识的发现、普及和创新,知识创新的基础是现有知识的组织化。没有知识组织化,就没有知识创新的土壤和基石。从微观角度看,知识组织化是有效发挥知识价值的途径。
知识的威力在于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掌握、运用和解决问题。在信息社会里,强调的是人与人的合作,仅仅依靠个体的力量无法达到个体和组织的有效发展,课堂教学管理的高度组织化,本质就是实现知识组织化的过程。知识组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以用四个指标来衡量知识组织化:知识组织化的影响度,知识组织化的广度,知识组织化的速度,知识组织化的过程。要推进知识组织化,就必须做到课堂教学的高度组织化,“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实现了教学的高度组织化管理与知识组织化的有机统一。
首先,明确课堂教学战略目标需要高度的组织化。“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以“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拓展点”作为高度组织化的战略目标和教学的逻辑起点,要求系统谋划课堂教学“五点”目标的展开与落实,这个“五点”目标的生成,需要学校各年级组、教研室提高组织化程度,以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的方式加以落实,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名师的经验学识,在传帮带中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的精准化,同时注意区别不同班级、不同生源的学情,差异化地执行落实,做到步调一致、取舍有度、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把握不同班级与不同生源的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区别对待好中差生的教学目标与成效。
其次,把握课堂教学战术目标需要高度组织化。“五点四环节教学法"革命性地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纳入了课堂教学战术目标的重要内容,在传授知识环节之后增加了三个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必须提高教学环节的组织化水平。围绕“五点”教学目标,掌握哪些知识、怎样掌握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运用哪些知识、怎样运用知识、运用到何种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需要采取什么教学手段、搭建什么教学平台,组织什么样的活动?等等,对于年级内不同班级学情的差异性如何区别对待,如何取舍?都需要学校教研室、年级组、任课教师、学生四位一体的超前谋划、统筹规划,拿出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整体推进又重点突出,对标对表,具体细化到周、月、季,整体推进到讲、练、赛,重点突出到查、检、测,确保传授知识环节之后的掌握、运用、解决问题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整改。
第三,实施三分讲、七分练策略目标需要高度组织化。战略目标与战术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策略目标上,否则都是一句空话。“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以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练中讲、讲中练、讲练赛考作为落实战略战术的策略目标。三分讲,如何讲、讲什么、讲到何种程度?七分练,练什么、如何练、练到何种水平、练的时间分布?如何赛、赛什么、赛到什么水平?教师如何参与到掌握、运用、解决问题的讲练环节中并如何担任好教练?都需要年级组、班级、任课教师互联互通,精心集体备课、精心施策、精准施教,不断细化各种讲练指标体系,明确需要达成的指标要求,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活动化的机制设计,将统一与差异结合起来,把规范与变通结合起来,区别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学情,组织实施好讲中练、练中讲,在讲练赛考中实现整体推进,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在区别对待中优化不同群体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以及获得感、幸福感,通过教学方法与管理的高度组织化,最大限度地提高知识组织化水平与能力。
易经之变,通变是智慧,应变是艺术。教改的本质就是适应或顺应国家选拔人才命题方向和内容的变革,从知识驱动到创新驱动、智慧驱动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也必须随之而变,与时俱进。因为只有通变,才能应变。
昭通教法,自信乌蒙,以中国教法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中国教育教学哲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以及专题讲座联系电话:13908705745(微信同号)
前一篇:“画圆战术”蕴含的太极思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