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实现了课堂教学由“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的转变

(2021-02-02 17:32:34)
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实现了课堂教学由“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的转变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实现了课堂教学由“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的转变》
   ——李晓波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159)

随着创新能力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改的深入对课堂教学的本质规律的认识升华,教学方式开始由“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即由“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在“传授模式”下,教师通过讲课来传播知识,是知识的权威。而在“学习模式”下,教师只是学习环境、学习手段、学习活动、学习方法的设计者,他们研究和应用最好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和成功。因此,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素养的关系、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要强化学,弱化教;强化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弱化知识;强化课堂练习,弱化课外作业。
“传授模式”的课堂教学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严重缺乏。传统满堂教学的课程学习,往往是教师课堂孤立地传授知识,学生课外被动地学习掌握知识,课内课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缺失教师的指导帮助, 运用知识难有深度学习。而且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无论是教师课堂讲授还是学生课外学习,更多关注的是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不重视思维、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课外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以记忆和重现的被动式学习为主,课堂上严重缺少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分析讨论、综合概括、质疑发现等主动式的学习训练环节,缺乏灵活运用书本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环节。
“传授模式”源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凯洛夫创立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1951年传入中国,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随着中国发展从知识驱动走向创新驱动,中国教育教学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时代,满堂灌教学弊端和局限性越发显现。可以说,“传授模式”不改,一切教改课改都是徒劳。正因为如此,2017年,国家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课堂革命,就是针对满堂灌“传授模式”而言的。2019年,国家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具体细化了课堂革命的教学方法,《意见》明确指出,“要变满堂灌填鸭式教育教学为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育教学,不断强化课堂变革”。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这份《意见》提出,“一定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变单纯的满堂灌填鸭式教育为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推进课堂革命。”《意见》标志着“传授模式”的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学习模式”,贯穿其中的是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其实,课堂原本就是学习的主战场,课堂教学就是以学习为根本目标,通过传授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环节和程序,教会学生学习,教学生会学习,教师少教少  讲,  学生多学多习。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实现了课堂教学由“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上,即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教师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传统满堂灌课堂教学只有一个环节,即传授知识,所以叫“传授模式”,“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有四个环节,贯穿始终的是学习,所以叫“学习模式”。“学习模式”既有教教师传授知识,更有教师引导、组织、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完全符合“学习”的本质和规律。
“五点四环节教学”的“学习模式”还体现在其课堂教学的策略操作上,即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练中讲、讲中练、讲练赛考,这一操作策略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彰显了教学相长。学习的内因是学生,外因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外因的教师,要为作为内因的学生创设引导、组织、帮助的学习环境与平台,要成为学生学习环境、学习手段、学习活动、学习方法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习的过程,需要教师传授点拨,讲清楚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和拓展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运用知识,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每一个环节都少不了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少不了教师对于学生掌握、运用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强化训练。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学习模式”更体现在以培养学生想象力、好奇心、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为己任。过去我们是以知识为核心进行“传授”,现在我们要以思维与能力为核心展开“学习”。学而必思成为学习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思维是知识的眼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是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就教育来说,小到一所学校、一名教师,确实需要思考如何提升,思维如何转换,如何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了。尤其是对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成为创新时代的主题,批判性思维又叫创新思维,是思维中最高级也是最核心的能力,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一定要把它摆在思维能力、思维品质的领域来考量。批判不是否定,是否定之否定,是在原有基础上使好的发扬光大,使不足的得到克服。批判性思维教学不能绝对化、  一刀切,要开放、多元、互动,合作、质疑、探究,不断有新的发现。“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为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供了开放、多元、互动、合作、质疑、探究的平台,通过创设数十种教学训练活动载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
告别“传授模式”,走向“学习模式”,才能转识成智,这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与时俱进。教育教学也如此,在教改课改的新征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尝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昭通教法,自信乌蒙,以中国教法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中国特色教育教学哲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专著以及专题讲座联系电话:13908705745(微信同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