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

《满堂灌是应试教育吗?课堂教学除了传授知识,还应该有更多更高的环节》
有人说,满堂灌是应试教育。我们需要正本清源。应试教育是以单纯培养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满堂灌则是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地灌输知识,以知识传授的“讲”为中心,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记。课堂上教师讲,课外学生自己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满堂灌教学模式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教学模式,它是顺应当时培养初级劳动者之需应运而生的。
从两者的概念上看,满堂灌根本不是应试教育,只是教育教学的初级阶段,它难以覆盖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更高阶段,满堂灌课堂教学只负责知识的传授,不负责培养学生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之“三项能力”,因此,难以培养出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因为教育教学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有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和帮助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满堂灌课堂只解决了上述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而考试命题已经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为核心功能,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考察要求,以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为考察内容。中学高考中考考试命题方向、考察要求、考察内容的转变,已经覆盖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的所有内容。
素质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全面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以素质教育为中心,融合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应对考试能力的合理成分,实现了素质教育为主兼顾应试教育的有机统一。通俗说来,就是既要分数,也要素质,毕竟,考试选拔人才的体制机制还在,只培养素质,不提升分数,家长社会不答应;只提升分数,不讲素质,国家发展不允许,我们需要兼顾好个人、集体与国家三者的关系。从哲学的角度看,素质与分数可以并行不悖,在素质中提升分数,在提升分数中培养素质。这或许就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是如何贯彻以素质教育为主兼顾应试教育的呢?我们需要系统把握该教育教学战术体系的基本内核。从教学的战略目标来看,教学重点、难点、拓展点可以视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有机融合,它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考察要求,强化的是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的考察内容,而教学易错点、易忘点则视为应试教育部分,需要进行强化记忆,它关注的学习的基础性考察要求以及必备知识的考察内容。从教学的战术目标来看,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环节可视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环节可视为应试教育的部分,必须强化记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环节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也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有机融合;从教学策略上看,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练中讲、讲中练、讲练赛考,属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有机融合,以知识为载体、以思维为主线、以训练为主轴、以能力为关键以分数为主要,以素质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素质提升为中心,不断拓展应试能力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不满足于传授知识的基础性环节,而是进入到掌握知识的关键性环节,深化到运用知识
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核心环节,从知识教学进入思维教学,通过思维教学,转化为学生的智慧与品质,实现素质与应试共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素质与应试是一对孪生兄弟,既对立又统一。面对现行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机制,两者不可偏废。素质与应试是两种能力,素质是内在的能力,应试是外在的能力,好的素质可以转为优秀的应试能力,而优秀的应试能力可以彰显好的素质。表面抓分数,实质抓素质,以素质促分数,以分数显素质;以抓分数为抓手,促进学生素质的真正发展,这是教学改革中以及课堂教学中需要培养的两种能力。我们需要通过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让其可以转化为应对国家考试选拔的能力,转化为适应社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其他能力,转化为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战术体系是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上取得的战略性和战术性相结合的原创性成果。围绕教学“五点”战略目标,紧扣教学“四环节”战术目标,落实“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练中讲、讲中练、讲练赛考”策略目标,课堂教学主要围绕学科知识的思想和方法展开。死记硬背都做不到的是差生,只做到死记硬背而没有掌握方法的是一般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方法的是优秀学生,深入理解各种思想的是顶尖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统筹这四类学生的实际以及存在的问题,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一类一策,各个击破,向更高阶段迈进。
昭通教法,自信乌蒙,以中国教法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中国特色教育教学哲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专著以及专题讲座联系电话:13908705745(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