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
“三疑三探”教学法发端于河南省西峡县的教学模式,有4个教学环节: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
设疑自探环节,约10分钟,先通过精彩导入,调动学生积极性,然后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由学生提问,形成自探提纲。
解疑合探环节,约25分钟,学生们分为若干小组,组内交流自探成果,对自探中的难点进行整理,达成共识。小组长把问题写到黑板上,学生上台逐题点评,老师适时点评总结。然后小组讨论,重点探讨疑难问题,达成共识。
质疑再探环节,大概5分钟,启发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可以直接质疑,全班学生争相解答,有争议的可以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解决。
运用拓展环节,5分钟,方式多样,可以总结梳理知识点,可以做典型例题,可以时事链接,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目。
“三疑三探”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考能力,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低效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出发,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通过高效课堂实现减负增质的育人目标。
2006年秋,河南西峡县教育局教研室在广泛实践、不断总结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三疑三探”教学法。“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又经过两年的试点探索,2008年春,西峡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推开“三疑三探”教学法。
2012年高考,西峡县第一高中一本上线444人,拿下了南阳市文理科第一名,7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此后,一本线上线率从27%,一路攀升至2015年的44%。2015年高考成绩出来后,西峡县第一高中认为已经达到顶峰,但是通过继续教改,不断丰富、细化教学内容,2016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又增加了70人。“我们培养的不是考试机器,大量学生考入名校,只是我们课改的收获之一。”
地处河南省西南部山区的西峡县第一高中,每年有200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几十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连续多年95%的本科上线率,40%的重点大学录取率。西峡县从“留在本县上高中,误儿误女误终生”的“耻辱”中奋起,锐意推进教学改革,攻坚克难。十年磨一剑,把这个偏远穷县变成教学改革先锋,每年吸引一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来这里观摩学习的,是他们千锤百炼并闻名全国教育界的“三疑三探”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