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阶段,也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

《运用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阶段,也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运用知识是指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它包括引用、引申、整合、解惑、创新。课堂教学必须强化运用知识的方法论培养与训练。
所谓引用是直接拷贝拿来引用,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引申是指由一事一义推衍而及他事他义,并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整合是指是把零散的东西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多点知识的杂糅和提炼,进行了局部重构;解惑是指解释疑难问题,用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创新是指创立或创造新的,在潜移默化基础上通过创意联想等方式产生新的知识价值。
运用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阶段,也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包括四个阶段: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相对应,“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将其纳入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其中,运用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阶段,也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以起、承、转、合而言,分别对应课堂教学的四个阶段和“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四个环节。运用知识的"转”成为上连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起承”,下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之“合”的重要“中枢”。
传统满堂灌课堂是把传授知识作为重要的阶段与中心环节,课堂上教师以“讲”作为传授知识的方式,学生以“听、记”作为接受知识的方法。这基本成为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而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个阶段与环节的“练习”则是被放在了课堂教学之外,由学生在课外或家庭自行完成,毫无组织化。不仅导致了掌握知识不到位与不精准,也导致了运用知识浅尝辄止与浅层学习,还导致了学生难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结果就是导致了教学质量难有根本性、全面性提升。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正是看到了传统满堂灌课堂这一致命的弊端,对课堂教学进行哲学层面、战略战术策略层面的顶层设计和课堂教学的体制机制重建,开启了课堂教学的一场革命。在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增加“易错点和易忘点”,以凸显“双基”得以根本上落实到位,全面记忆知识与掌握知识。增加“拓展点”,以彰显运用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战略上的制度与体制机制保证;在传授知识环节的基础上,增加了“掌握知识环节、运用知识环节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确保课堂教学过程完整化、整体化、系统化、标准化、程序化和格式化,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战术组织上的起承转合;在教学组织方面,摒弃传统满堂灌,实施“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练中讲、讲中练、讲练赛考“循环进阶的生成性和控制性相统一的策略,坚持“凡考必练,不练不考,练好再考,考后再练”,让师生都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确保从课堂教学实操上的规范性与灵活性、原则性与多变性的有机结合。
运用知识在“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中居于“转”的“中枢”地位。一是起到了“转识成智”的作用。传授知识与掌握知识,从一定意义上讲属于知识的获取阶段与环节,是“静态”的知识,属于“把书读厚”的阶段,是一种知识的积累阶段。在这一阶段,“思”的成分不多,“记”占主要成分。对于“静态”的知识需要转化为“动态”的知识,即进入引用、引申、整合、解惑、创新的阶段,这就是运用知识的阶段。只有进入这一阶段,才能做到“转识成智”;二是起到了“转智成惠”的作用,智研究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慧则是一种哲学方法论,首先它是带心的,必须是用心去感悟能够通神的东西。它上面是两个丰字,这意味着极大丰富,不可想象的内容,是不可穷尽的。慧中间这个是回归的归字半边。是象征一种哲学。所以只和智慧是象征两种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学问。穷极技巧算是智,抱朴守拙也许才是慧。智要求你不断精进,去冲去抢、去超越极限。慧会要求你舍弃物质,不动心,不起念,静水流深。运用知识是指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体现的是一种才智,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体现了一种哲学方法论。只有经历过大量的运用知识,才能提炼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方法与心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之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面对这样的人,就好像学了各种东西却不会使用,好像知道道理却不会做。究其原因们就是自己不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叔本华说过:“读书而不加以思考,决不会有心得,即使稍有印象,也浅薄而不生根,大抵在不久之后又会淡忘丧失”。孔子也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弟子规》中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如果所学的知识不实践力行,一味死读书,华而不实,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西方有句名言,叫知识不如能力,知识如音符,能力如谱曲,知识如文字,能力如作文。知识如药材,能力如处方。我们在强调知识不如能力的同时,并不否定知识的重要性、基础性作用,没有知识的能力就如同空中楼阁。我们只是在说,知识并不是决定因素,运用知识才是真正起决定因素的环节。这些社会现象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就可以培养有用之才的,而必须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纳入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加以培养训练,尤其要高度重视运用知识这个课堂教学中起着“中枢”作用的重要阶段与环节,因此,我们必须告别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满堂灌,走向以运用知识为重心的“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教是过程,会才是目的。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才是课堂教学的真谛。其本质是思维的活动,离开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知识难有运用之效,这应验了“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的名言。懂与会之间,正如知与行一样,隔
着千山万水,解决此问题的根本路径就是教师指导下的“练“,学以致用,方能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大学生好奇心、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与提升,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时代、知识联系生活、问题联系解惑、能力联系创新,贯穿发展性、生活性、智慧性、生命性和反思性,强化引用、引申、整合、解惑、创新等运用知识的方法论培养与训练。知识靠记、思维靠用,能力靠练、素养靠悟,“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战术体系以思维至上,紧紧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习本课堂”,以高度组织化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化与高质量。
昭通教法,自信乌蒙,以中国教法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中国特色教育教学哲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专著以及专题讲座联系电话:13908705745(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