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动态图(不含至少40种以上发动方式和至少40种以上变化路线打法)
中国现代战争史上有一个军事术语:“一点两面三三制”。它原意是集中力量在一个主攻点上;将兵力部署在主攻点两面,最大限度保障突破、歼敌;进攻时以三人为一个战斗小组,呈三角队形,互相策应,相互钳制。一点两面,就是围点打援,围点为虚,打援为时。将十分之八九的兵力放在一点上,集中所有力量在一个拳头上。用十分之一二的兵力牵制被困之敌,集中优势兵力歼灭解围之敌。
中国篮球进攻哲学“画圆战术”的“中心开花,两翼齐飞”形成的内、外、边战略攻击点,就是“一点两面三三制”的体现。一点,就是内线点,即拆入限制区的点,实施的是中心开花,这符合篮球运动的规律,离篮圈越近命中率越高,
牵制越大。两面,就是外线45度这个面和边角这个面,进攻时限制区两侧两秒钟就会形成三人为一体的攻击小组,分布内、外、边处,而内、外、边就形成中心开花、两翼齐飞、里应外合、相互牵制、上下联动、左右呼应、虚实而击、多点进攻、以柔克刚的战略态势。
“画圆战术”体现的“一点两面三三制”是通过基本移动路线来实现的,当基本移动路线的传球、反掩护、拆入、通过双掩护或连续掩护拉出到外线45度,同时双掩护或连续掩护的下线队员拆入篮下,上线队员反弹边角,即可形成限制区两侧循环的内、外、边“一点两面三三制”。这是基本移动路线在低位掩护的循环,同时还可以放在高位即罚球线延长线处掩护的循环,同样可以形成“一点两面三三制”。高低位基本移动路线的转换使用或者渗透使用,使其更加变化多端,防不胜防,体现了善变者强的战略思想。
当基本移动路线实施了诱敌深入、调动防守、大步进退,形成了“一点两面三三制”战略攻击态势之时,进攻一方就可以选择时机进行或者攻内,或者攻外、或者攻边的战术打法,根据攻防移动态势进行选择,无论选择哪一点,都会形成“一点两面三三制”,都会形成集中兵力在一个主攻点上,又将兵力部署在主攻点两面,呈现出内、外、边相互钳制的攻击方向。面对内、外、边出现的攻击点,此时的防守只能破解其中的两个点,总会漏出一个点,会出现上下两难、左右为难、顾此失彼、仓促应战的被动局面,攻击一方随机进行攻击。
若基本移动路线(圆)的横向循环拉动不能创造出较好的空位攻击机会,马上可以启动纵向切割的变化路线(方)实施进一步的攻击,一侧的三三制的战斗小组按照三角队形,展开相互策应、穿插、跟进、包抄、切断的攻击,另一侧的两人战斗校小组遥相呼应,配合牵制。战术口诀成为行动的指南。传内必切,有切必包,有包必补,有补必援,从局部的三人策应攻击变成全队的整体性进攻,外传必挡,外运必递,挡后下顺,递后下顺,有突有包,包后有挡,左右逢源、上下联动,从外线打到内线,从内线跳出外线,声东击西,真假难辨。虚实结合,兵者诡道。传边有挡,同伴插入,交叉策应,连环进阶,太极推拿,行云流水,延绵不绝。
“一点两面三三制”在“画圆战术”中体现出多变、善变的特点。它既不把点固定在内线、也不把点固定在外线与边角,而是根据攻守的态势,随机而变、随时而变、随人而变、随防而变,但无论如何变化,都始终能保持“一点两面三三制”的攻击网格,实现了攻击的网格化、多元化、纵深化、梯度化,这种攻击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反复的、循环的,交叉的、立体的,或用基本移动路线,或用变化路线,或两者共用,在规范中机动,在网格中变通。时而钢刚健,时而柔软;时而集中,时而分;时而迅捷,时而耐心。在有限与无限、有形与无形的辩证统一中体现了刚毅之力、灵动之巧。
除了“一点两面三三制”战略战术攻击态势之外,“画圆战术”还提出了“四快一慢”的策略作战方针,“四快”即传球快、掩护快、拆入快、拉出快,“一慢”,即拆入篮下要球停顿两秒,做出要球攻击动作,这是一慢。把快与慢有机统一起来,旨在打出节奏的变化,彰显动静相宜,体现球不上圈、画圆不止,实现手不粘球、马不停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