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涵盖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教育培养过程》
最近看了林晓东先生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关于″双基"、"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结合文章内容与观点,笔者联系“五点四环节”教育教学战术体系的有关内容对课堂革命进行再思考。
文章指出,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教育理念经历了从“双基教学”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变化过程。每一个教育理念背后都有时代的烙印,每一个教育理念从提出到“过时”,再到新理念的出现都有其历史必然性。
“1978年,《大纲》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笔者认为,其对应的时代背景为“知识就是力量”;“2001年,《课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门课程尤其关注学习方式与学习能力,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品质的发展”。笔者认为,其对应的时代背景为“能力就是力量”;“2015年,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概念,2016年,核心素养整体框架出台:1个核心,3大维度,6个核心要素,18个基本要点”。笔者认为,其对应的时代背景为“思维(创新)就是力量”。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是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也是一个伟大的变革。
林晓东先生说,“我们的传统课堂是比较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觉得“双基”不完整,提出三维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用简单的比喻来说,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
与“知识就是力量”时代对应,“双基”对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为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填鸭式满堂灌。考试命题以客观题为主,绝大多数答案都在书中。双基教学,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显而易见,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运用,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不足。填鸭式满堂灌是双基教学的普遍性教学形态,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实现。课堂教学以传授双基为主,未将知识的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纳入课堂教学,课堂教师讲,满堂讲,学生负责听,课外学生做作业,刷题,依然属于浅层学习,学校双基都抓得不到位,这样的课堂教学这本身就已经落伍,显示出诸多弊端。满堂灌教课堂学早已不能适应知识驱动转向智慧驱动、创新驱动的时代要求。
与“能力就是力量”时代对应,“三维目标”对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为以传授知识与运用知识能力为主的各种翻转课堂、各种小组讨论的高效课堂模式,考试命题以主观与客观结合为主、偏向主观。“三维目标”是指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为目标是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是三维一体的整体。其展开过程的学习方式是分组形式的自主、合作、探究,就是要求教师把开放的课堂还给学生,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传统满堂灌的教本课堂开始走向生本课堂、学本课堂。尽管各种翻转课堂、小组讨论,热闹非凡,开始以学生为中心,在传授知识基础上将运用知识部分纳入了课堂,但改革依然不彻底,掌握知识不系统,巩固知识不到位,运用知识处于浅层学习,课外依然有大量作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依然主要考学生,而对于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依然没有真正纳入课堂教学,精准讲练,尤其是课堂训练依然不足,运用知识能力培养不足。
与“思维(创新)就是力量”时代对应,“核心素养”对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以拓展点为突破口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的“五点四环节”教育教学战术体系的课堂教学模式,考试命题以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主观题为主,以应用、思维、创新为命题方向。“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强调课堂革命,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能力塑造上看,它以思维培养为主线、以创新能力培养主旨,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为主要;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因此从结构上看,基于中国国情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来构建。此外,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研究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新时代教育教学需要改革、创新、发展,“五点四环节”教育教学战术体系,是中国教育思想文化特色课堂教学法,传承并融合了教本、生本、学本课堂优势的习本课堂,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将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节革命性纳入课堂教学,让课堂革命真正发生,让课堂教学回归其本质与规律,涵盖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培养过程。核心素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离不开双基与三维目标的支撑,双基、三维目标并未过时,并非因为提出了核心素养,就摒弃了双基与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而是要在核心素养提出的新时代,对其进行传承与弘扬、丰富与完善、改革与创新。“五点四环节”教育教学战术体系以“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拓展点”的“五点”为教学目标,以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以教师组织学生运用知识、以教师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四个环节为战术组织,以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讲练赛考、分类分层分组训练为策略与技术操作。从双基抓起,通过教师传授知识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战术目标环节,强化生动活泼的训练手段,不放过教学易错点与易忘点的精讲重练;关注三维目标,通过高度组织化的教师组织学生运用知识环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以讲、练、赛、考以及多样化的训练活动载体,不断强化教学重点、难点与拓展点的深化训练与精准施策,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有强化过程与方法,还留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出核心素养,以“五点四环节”的战略谋篇、战术布局、技术化点与策略求变,强化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等信仰与品质,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的情怀与思想,全面培养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以提升运用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与驾驭复杂问题的核心本领。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源于习,习源于练。易经思维,遇到困境,唯有改变。独立思考,尊重规律。“五点四环节”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教育教学的本质与规律,任何教学法都不能脱离之,我们只有学习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才能实现规律作用下必然出现的结果。我们现在的课堂对于拓展点研究不深不透不足,而拓展点直接对应核心素养,同时因只有传授知识环节在课堂,没有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纳入课堂教学,三维目标难以实现,就连双基也抓得不扎实,形成了课堂教学练少了——影响了习——习不足——导致少疑——少疑即不思——不思学难成——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的恶性循环。这也就是“五点四环节”教育教学战术体系必然产生的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只有摒弃传统课堂的满堂灌而进入反映教育教学本质与规律的“五点四环节”之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讲练赛考,才能破解这个症结,从根本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