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篮不准,任何战术都是摆设!

(2020-04-28 07:53:29)
分类: 点评CBA


                投篮不准,任何战术都是摆设!

打篮球,投篮准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得分是篮球比赛的最终目标,无论你其他方面的表现,比如  杂耍运球、眼花缭乱的虚晃、传切、封盖、各种掩护战术配合做的多好,不能得分几乎都是白搭,这些方面说到底都是为了让对方不能得分,而让自己的队伍得分超过对手,所以,投篮准是最基本的得分手段,没有篮子,其它努力都是白费力气,一句话,投篮准才是硬道理。
投篮技术是篮球技术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技术,传球技术、运球技术、突破技术、跑跳技术等都是为其服务的。包括战略战术终究都是要通过各种技术尤其是投篮技术来实现,来保证投篮技术的最大化发挥。在青少年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重运球和突破技术的较多,忽视了投篮技术的训练与强化。受美国篮球的影响,运球眼花缭乱,各种方式的运球无所不用其极,热衷于突破的多元化开发,甚至包括一些NBA球星的突破技术成为青少年追捧的对象。但一说到各种篮下勾手上篮、中距离跳投、三分远投,就显得捉襟见肘,更别说在对抗中有较好的投篮命中率了。
究其原因,终究还是没有处理好投篮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或者说,没有处理好投篮技术是各种技术中的核心竞争技术,没有摆在重中之中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把投篮技术与运球技术、突破技术、传球技术的关系弄反了,投篮技术是主要矛盾,运球技术、传球技术、突破技术是次要矛盾。说投篮技术重要,并非说不练其他技术哈。应该说他们都重要,但从篮球比赛归根到底是得分这个角度,投篮是最重要的。从训练的时间上分布,投篮技术的训练时间应多于其他技术,其他技术的训练时间应少于投篮技术。现实中,青少年用于投篮技术训练的时间往往少于运球和突破技术的训练时间,这是导致青少年投篮不稳定、投篮不精准的重要原因。
青少年是如此,国家队也是一样。2019年世界杯在中国举办,中国男篮的表现大家还记忆犹新,中国男篮的后卫线、前锋群,多少空位投不进,中锋也拉出外线投三分,空位情况下也多是打铁,浪投不断,岂不输球。在对抗不是十分激烈的空位条件下都难有高命中率,对抗条件下就别指望了。说明中国球员从青少年一路走来,是忽视了投篮这个黄金技术的强化训练的,以号称亚洲第一控卫的郭艾伦为例,他的投篮技术与他的运球和突破技术相比,前者乏善可陈,后者炉火纯青。说明郭艾伦自幼就没有高度重视投篮技术或者是投篮功夫没有运球与突破下的够多,而简单机械地模仿NBA球星的运球和突破技术,却没有学到别人精准的投篮技术,这不得不引起中国青训的反思和总结,在未来的青训中整改。
国家队里,除了易建联有稳定的中投之外,似乎数不不出谁还是投手了,这严重影响了球队战术的执行与有效,最后导致对手都丢了我们的外线,让你投,反正都投不进,别人就等着打快攻反击了。中国队岂有不输球之理。牛角,打来打去,出了机会,外线投不进,别人就放你外线,收缩内线,任你易建联、周琦双塔也奈何不得。使得牛角战术成为摆设和形式主义的执行,毫无效率可言。一切都源于我们的后卫线缺失远投和中投。钻石也是如此,通过战术走位外拉出来,出了机会,你就是投不进,防守也就懒得理你了,等等,投篮不准,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影响了战术的执行与展开,使得战术成为摆设,防守都收缩在限制区,同时还影响了突破技术、传球技术的高效运用,收缩了,你还突啥,弄得你投突两难,投又投不进,突也突不了,成为恶性循环的连锁反应。
2015年,在中国篮协副主席宫鲁鸣指导再任国家队主教练期间,就已经看出了中国球员投篮不准之基本功的 大问题,在集训的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球员每天每晚都必须加班投篮,每天都是至少500个的量,以投进上万个作为阶段性训练目标,真是良苦用心,意味深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再练一群青少年队伍。说明宫鲁鸣指导早已认清中国球员,从青少年一路走来多年欠下的投篮不准的债。而投篮问题不是短时期能解决的问题,需要从青少年训练一路抓过来,三天不投,手生。投篮训练既讲科学的训练方法,更讲长时间的高度重视与强化。我们都说,中国球员的基本功不行,其实最不行的就是投篮基本功。由于宫鲁鸣指导从抓国家队的投篮问题入手,贯穿其中,最后战胜菲律宾把中国男篮再次带向亚洲之巅,夺回失去多年的冠军。
那么,是不是中国人不善投篮了,不是的。其实,投篮说白了就是一个技巧运动,中国人的身体与灵性最适合投篮这种技巧运动了。任何一支王朝球队,总会配有几位强大的投手。从五六十年代的球员,到八九十年代的国手,中国男篮能屹立亚洲之巅,两次打进世界前八,仰仗的主要还是投篮这项关键技术的得心应手与强化训练。那时中国国家队的风格是“小、快、灵、准”。单说准,其实主要就是投篮准了,百步穿杨的球员比比皆是,用投手群来形容都不过分。因为我们小,所以必须准,当然还要快与灵。说明当年我们在指导思想上是正确的,在训练手段上是科学的,在处理投篮技术与其他技术以及战略战术的关系上是辩证的,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在我执教业余球队几十年的时间里,尽管每次属于业余球队的集训,集训时间少则一周,多则一个月,我都会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训练指导思想:一个中心,就是投篮为中心,两个基本点一是进攻战术体系的构建,一是防守战术体系的构建。我深知投篮在战略战术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起着的“牵一发而动全身”重要作用,疏忽不得,大意不行。画龙需要点睛一笔,画圆需要锁喉一投。我深知,投篮不准,战术就是摆设。因此,每天花在投篮上的时间分布都远远多于其他技术,甚至战术。因为,球员投篮不准的实际摆在哪里。不从这里抓,就没有抓住主要矛盾。问题的另一面,需要我们思考,投篮准了,战术就能助其如虎添翼。投的准了,防守就来了,贴身防你,战术就派上用场了;战术不当,投篮再准,也没多少机会。战术创造机会,技术把握机会,这就是投篮技术与战术的辩证关系,缺一不可,相得益彰。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篮球一方面走高大化路线,“万里长城”的球队与世界强队相比,身高一点不吃亏了,另一方面学美国篮球,主要学到了其运球、突破、杂耍技术,没有学到像乔丹、科比、库里等人的百步穿杨的投篮技术,中国篮球彻底丢了篮球技术中最黄金的投篮技术。不仅如此,还引发连锁反应,形成恶性循环,战术打不出来,屡遭诟病;空位投不进,被指基本功欠缺;平时杂耍的运球技术和突破技术难以发挥;内外线无法实现有机结合。在投篮问题上,我们就连近邻的韩国、日本比也都失去了优势,我们剩下的最大优势也许就是身高和体能了。
给篮球一个正确的观念,需要去思考应该在哪里改变。牵牛要牵牛鼻子,中国篮球需要在困境中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面面俱到不现实。中国篮球要振兴,除了战略战术的选择需要重构之外,需要符合中国球员的技术特点、身体条件之外,需要走中国特色的战略战术选择“画圆战术”道路之外,投篮技术的科学训练和认知上高度重视,应该和必须成为从青训到国字号球队需要十二分重视的问题了,要纳入优先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此问题不高度重视,不彻底解决,任由投篮不精准,那么,任何战术,包括中国特色的“画圆战术”,任何杂耍运球与突破,都是摆设,中国篮球就基本无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