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通——黑颈鹤之乡,精灵一般的天使,冬天飞临,春天飞走。


在成都郫县城南05公里晨光望丛村望丛祠内。古蜀国二帝之陵,高若小丘,峙如双阙。其中,望帝陵高约10米,周长250米。
李晓波画圆战术
【望帝故里】杜宇为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周代末年,七国称王,杜宇始称帝于蜀,号曰望帝。据西汉扬雄《蜀王本纪》载:“后有一男子,名杜宇,从天堕,止朱提(今昭通)。有女子名利,自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晋常璩《华阳国志》中也有相似的记载。
【昭通是我美丽的家】蜀王杜宇晚年时,洪水为患,蜀民不得安处,乃使其相鳖灵治水。鳖灵察地形,测水势,疏导宣泄,水患遂平,蜀民安处。杜宇感其治水之功,让帝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杜宇退而隐居西山,传说死后化作鹃鸟,每年春耕时节,子鹃鸟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因呼鹃鸟为杜鹃。
【秋城昭通】昭通处于云岭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结合部。昭通市所在地昭阳区四季天气:春季4到17度,夏季14到24度,秋季12到21度,冬季1到11度。昭通市所在地昭阳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分明等特点,气候比春城昆明稍凉,基本“四季如春”,准确称为“四季如秋”。正是:春城无处不飞花,秋城四季尽花果。
昭通盛产水果,一年四季瓜果飘香,苹果尤为知名,有苹果之乡美誉。此外葡萄,尤其是红玫瑰葡萄产量剧增,大有与苹果相媲美的态势,近几年迅速崛起,此外猕猴桃、樱桃、柑桔、石榴、李子、桃子等,产量和质量,皆居全省之首;昭通还是中草药之乡,天麻、杜仲、当归等名贵药材,声名远扬。昭通山林资源丰富,为盛产竹笋、食用菌等山珍提供了条件。
【昭通称谓来源】昭通历史上有三个称谓,即朱提、乌蒙、昭通。两晋以前称朱提,两晋后至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称乌蒙,清实行改土归流后,即雍正九年云贵总督鄂尔泰上奏雍正帝,“举前之钇暗者,易而昭明;前之蒙蔽者,易而宣通”,改乌蒙为昭通。昭明,即博大光明,宣通,即明白通达。昭通——昭明通达。
磅礴乌蒙 神奇昭通
李晓波
昭明通达史悠悠,
通衢广陌锁咽喉。
是非曲直五尺道,
我武维扬才人出。
美轮美奂山岳险,
丽水金沙百鸟欢。
的一确二乌蒙颂,
家成业就凤凰舞。
截止目前,“鹤都秋城”——昭通已开通到昆明、成都、重庆、贵阳、北京、深圳的空中航线。
昭通位于云岭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处,境内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加上金沙江及其支流常年冲刷切割,形成了大量的山谷和坡地。独特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温度、光照、降水等条件的差异,造成了许多区域性的小气候,这使得昭通的土特产种类十分丰富。
昭通——望帝故里(2010-05-13 )
夏吟
望帝故里的提法才是对的,过去有人说“蜀王故里”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蜀王有无数个,而望帝只有一个。
昭通——望帝故里
用“望帝故里”作为昭通历史文化的定位语之一,在昭通从来都得到多数人的公认,有不同意见的人较少,而且这一说法对四川游客有相当的吸引力,彝族是望帝的后代的一支,望帝是最早有记录的从昭通的古通道上走出去的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他在昭通期间,在昭阳区今天以望海楼为中心的千顷池周围带领部落民众。从昭通有正史的记载的历史来说,杜宇夫妻在昭鲁坝子教民务农,在周围的山上开采金属矿产,让昭通坝子成为是西南最早的农耕文明地之一,他们在千顷池周围的开沟理渠,是西南最早的水利工程,开创了“千顷池文明”。一些专家现在认为三星堆的铜和望帝有关,和云南的白铜有关,一些看过昭通文物的专家认为昭通文物和三星堆文物有许多联系。这样,望帝故里是昭通文明之根的农耕文明、银铜文明和通道文明的出发点。
同时,杜宇后来遇到了困难,和人民一起离开昭通,到了蜀地建立了蜀国,体现了昭通人的开拓创新精神,应该说这种开拓创新精神,值得今天的昭通人继承发扬,同时,杜宇也是中华民族有正史记载的始祖之一,用
“望帝故里”这一美称来作为昭通历史文化的定位语之一,是很能激发昭通人民的自豪感的。过去有“蜀王故里”的提法,历史上的蜀王还有许多个,蜀王不一定是杜宇,而望帝只是杜宇,“望帝故里”才是准确的,而且“望帝春心托杜鹃”
“枝头杜宇昔为君” “古时杜宇称望帝,魂化杜鹃何为细”
“一声杜宇春归尽”等古诗词在中华文学史上已经广为流传,“望帝杜宇化杜鹃”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艺术形象,
“杜宇化作杜鹃”归故乡,已经成为了大爱、大情、自由、和平和勤劳的象征,古今文人和民众对望帝的感情已经超越了地域范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