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烛火尚明
烛火尚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76
  • 关注人气:36,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萧红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什么?

(2014-09-25 21:45:44)
标签:

萧红

黄金时代

张爱玲

文化

电影

分类: 书香一瓣(读书随笔)

   最近各种媒体上频繁出现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名字,大概是因为一部反映萧红生平的传记影片《黄金时代》即将上映的缘故。然而这部影片未映先热之时,萧红被人们议论最多的却不是她的作品,以及她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而是她和几个男人之间的那点事。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她和四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瓜葛,甚至有人还在猜测她和鲁迅之间有无暧昧关系,仿佛萧红就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在此之前曾有一部以《萧红》命名的电影,也是极力渲染萧红和几个男人的关系,甚至还广为流传着一张萧红与箫军、端木蕻良三人同床的照片。以如此庸俗猎奇的眼光来看待这位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不仅是对萧红本人的不敬,也是对文学的亵渎。

   萧红一生命运多舛,无论其人生经历还是爱情经历都很不幸,最终导致了她的早逝。但作为一名杰出作家,她在短暂的生命里为我们奉献出了很多经典力作。一个女人如果仅仅和几位文学青年有感情瓜葛是不会让后人如此敬重和怀念的。她的作品即使再过几百年也依然是现代文学的经典,因为她作品中的思想高度,她对于这个国家和底层人民的观察与思考是同时代的女作家所难以企及的,即使是在男作家里也屈指可数。

   在她的短短一生里经历了很多磨难与挫折,无论是家庭的冷漠还是爱情的伤害,以及所生的两个孩子一个被遗弃,一个遭夭折,对于一个仅仅在世上生存了31年的女子来说,可以想象这一连串的打击对她的伤害有多大。但在萧红的笔下,思考更多的不是自己的命运,而是这个民族所受的苦难以及最底层百姓的命运。长期以来曾一直说她是左翼女作家。实则萧红的作品无关于政治,她也从不直接去写政治,更不是写遵命文学的人,她所写的都是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在正统的左翼文人那里可能她作品在思想政治上是不正确的。

   例如茅盾先生在评价《呼兰河传》时虽然做了高度的肯定,但在结尾却批评了这本书主旨思想的不正确在这里,我们看不见封建的剥削和压迫,也看不见日本帝国主义那种血腥的侵略。而这两重的铁枷,在呼兰河人民生活的比重上,该也不会轻于他们自身的愚昧保守罢?”但茅盾先生考虑的是政治,而萧红考虑的则是最真实的人性。这在她的第一篇小说《王阿嫂的死》里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在这篇处女作里,萧红描写的是在最底层的一个普通妇女,她命运多舛,丈夫因为被地主欠了一年的薪水而时常撒酒疯,最后被地主残忍地烧死,而王阿嫂艰难地做工抚养孩子,最终也死于难产,母子都未保住。在早期的其他小说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形象,如《看风筝》的老人女儿死在她做工的工厂里;《哑老人》中的哑老人的孙女甚至被工头活活打死。而《广告副手》所描写的是作者自己当时的真实艰难生活。正是因为自己经历过苦难,因此在萧红的笔下这个苦难的民族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而在描写底层人物的苦难时,萧红也没有忽视在他们身上展示出的光辉。如《生死场》里描写了众多苦难的女性,而其中最坚韧与顽强的王婆却挣扎得最久,最后又加入了抗日队伍。这样的人物在萧红的笔下还有很多,如《呼兰河传》里的冯歪嘴子、《后花园》里的冯二成子、《北中国》里的耿大先生等。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同为这个国家最底层的人物,都经历了生活的沉重打击,但却都在顽强地活着,而支撑他们活着的或者是一种信念,或者仅仅是生存的本能,但这就是底层人民的最原始最顽强的生命力,也是一种生存的精神。

   所以尽管萧红是个女作家,而且是经历很多生活打击的年轻妇女,但她的作品却并未局限于自己的生活小圈子里,而是始终关注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以及最底层人民的命运。因此她的作品十分大气,也极有力量。她是最早将抗战写入小说的作家,并且始终坚信抗战会胜利,坚信这个国家以及老百姓们会更好。在1938年所写的短篇小说《黄河》结尾,老船工阎胡子问八路军战士:“我问你,是不是中国这回打胜仗,老百姓就得日子过了?”八路军战士沉思了一会,然后拍着那老人的肩膀:“是的,我们这回必胜,老百姓一定有好日子过的。”直至生命结束前几个月在给弟弟张秀珂的《九一八致弟弟书》中还写道:“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因此将自己的不幸搁置于一边,却心系国家与百姓,始终在为这个国家最底层的百姓鼓与呼,毫无疑问是萧红最伟大之处。一个备受命运折磨的弱女子能有这样的胸怀与思想,别说是她那个年代,即使是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也是熠熠生辉的。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拿萧红她和同时代的女作家比较,尤其是和张爱玲比。其实两人之间也没什么可比性,因为出身不同,文字风格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很难比较两人之间到底谁更优秀。但在张爱玲的笔下几乎都是清一色上层的男男女女,在抗战最艰苦之时还在写那些无病呻吟的小资爱情,自己也嫁给了一个汉奸文人,其精神品质比萧红差得实在太远。

   有人曾把萧红与张爱玲、庐隐、石评梅并列为现代四大才女。但如果按作品的境界来说萧红是她们中的翘楚,如果现代文坛仅仅有张爱玲等人而没有萧红,显然是要失色不少,至少失去了一种坚韧的精神,一种家国的情怀。而萧红作品的价值即使到了今天也毫不失色,值得反复诵读与思考。但愿今天的这种萧红热能够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她的作品,而不是像如今窥探明星隐私那样去八卦萧红的爱情。因此对于萧红最好的怀念就是读她的作品,只有那一行行文字里呈现出的才是一个真实的萧红。

 

萧红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什么?

 

感谢金樽明月博乐和草根名博团队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