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拉票,能选出什么?
(2015-06-08 10:30:50)
标签:
育儿 |
最近一段时间,多位好友给我微信微博或者QQ留言,基本上都是同样的内容,各种评比活动,有网络投票的环节,请我帮忙在网上投个票,各种评选都有,“最美少年”、“道德少年”、“青春之星”等等,举手之劳,何必辜负人家嘱托呢,所以我多会按朋友要求,把鼠标放到指定的位置轻点一下。可每有此类要求,我都在想,评先的目的是树立典型,表扬先进,传播正能量。这样的网络投票,能达到这个目的吗?这么评出的典型有多少含金量呢?
比如最近某地评选优秀学生,主办方把候选孩子的照片挨个贴到网上,就由家长、学生及全社会开始“马拉松”式的网络投票了。微信、QQ、网站都可以投票,每天每个手机只允许投1票,持续大半个月。乍一看,好像很公正,不给你胡乱投票的机会,但仔细想想,谁会在投票前先去了解一下孩子的事迹呢?投票的人只关注给谁投票,怎么投票而已。只要有足够的“网络”人脉资源,就能高胜一筹。果然,初评阶段选手得票就拉开差距了,多的几万票,少的不到几百票。人脉广的,票数每天往上窜;没关系网的,票数就原地踏步。这么评选,能有什么公平可言呢?
一些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票数就着急了,开始积极发动自己的人脉资源。每天一早张开眼第一件事就在QQ群、微信群、微博圈里依次通知大家开始投票。当然感激之情也溢于言表,反复表示“亲们的鼓励、支持,会激励孩子不断前行”,老实讲,这种感谢让你哭笑不得。作为家长,我自然理解家长的心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彩的最大机会,很多时候对学校、老师、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言听计从、无条件配合,也不怕把自己整得焦头烂额,可无意中却糊里糊涂成了一些违规、失范教育行为的追随者。
主办方为什么要这么操作?想来无非是为了提高参与度,扩大影响力,再或者有赞助商冠名,这能帮助企业扩大产品知名度,于是评选本来的目的就打了折,活动不在纯洁。
对孩子来讲,如果通过这样的拉票、而不是真心投票得到了名次、和所谓的“荣誉”,无形中是给他灌输了投机取巧也可以在竞争中获胜的思想,对孩子影响可不好。比起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成长,这些蝇头小利真的不值一提。
这种网络拉票,选拼的是家长的人脉,谈不上公平公正,更赛不出孩子们的水平,对成长毫无意义!最近福州金山一家私立幼儿园多位家长就联合起来,发起了网络投票的抵制行动。我为这样的家长点赞,因为他们对于教育问题,开始从盲目走向理性了。要知道家长同样是孩子的老师,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朋友们随手鼠标一点,也不至于成了“前行的力量”。
而对教育机构和主办方来讲,虽无需将网络投票一棍子打死,但要适时运用,更要综合权衡减少占比,让评出的典型实至名归,不负众望,对主办方来讲,有公信力才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