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暴雨的执着

(2015-07-01 10:23:52)
标签:

房产

南京最近连降暴雨,媒体又报道了很多抗洪救灾的消息。看着市区多处水漫金山、内涝严重、消防官兵武警战士公安人员划着皮艇挨家挨户救援受灾群众的场景,不由想起了我的20年前

那时我刚入职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早新闻板块的播音主持工作。早班比较辛苦,甭管刮风下雨寒冬酷暑,每天一早五点半前必须要到岗,电台在常府街附近给我租了一间单身宿舍暂时栖身。台里当时条件比较艰苦,所谓单身宿舍就是个小杂院里的棚屋。可刚走上工作岗位,能有八九个平方的瓦房落脚,幸福感仍就很澎湃,立马收拾整理好自己的衣物,屁颠颠搬了进去。然后就在小瓦房居住的四五年时间里,深刻感受了每个梅雨季节风起水涌的水文化。

入住后不久就迎来了第一个雨季,那是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深夜,不过对没心没肺的人那种场景毫无威慑,任你狂风暴雨我自安然入梦、睡的踏踏实实。可半道还是醒了过来,因为感觉头皮冷嗖嗖,伸手一摸,竟然满头满脸的水哦,急急忙拉开床头的灯线开关,满目苍凉:雨水顺着棚屋的墙面正奋力倾倒进来,一百二十块钱买来的那张板床,床头恰好靠着漏水的墙面,雨水结结实实浇在脑袋上,“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往地上看,鞋子早已飘了起来,挨个在床边翩翩起舞,院子里的小瓦房那时也无门槛,屋内屋外的雨水互不歧视,早一般高了,安身的小瓦房转眼成了泳池,顿时“我的心啊,彷佛被剌刀狠狠地宰”。

入住后第一年如此,以后便有了经验,每年到了雨季我就到处找地儿凑合睡觉。等到大雨走了水退了,再回到小瓦房整理残局,回回都是重重的潮湿味,回回地面都会生出一层白白的绒毛,屋里的衣物、被子都变了样。晾晒衣物当然少不了,还要去找“锯末”(就是木匠干活留下的碎木屑),把它们拿回来摊铺在地面上吸收潮气,每天一换,反复好多天。那间小瓦房四年修整了四次,可每到梅雨季,还是挡不住热情的雨水。因那时长期睡在潮湿的房内,我落下了后背痛的毛病。至今,每看到被雨水淹没的人家,我都能深深体会到他们的痛苦和无奈。

所以每在此时,奋力冲在一线的各职能部门都让人心生敬重与感激,抢险抗灾守望相助,危难之处大显身手,那些动人的场景每年重现,回回都让我们取得了抗洪的胜利!可激动的同时,总想问一句,是不是每年都要这么感动一回?这样的感动还要延续多久?“感动”是一种真挚的内心情感,不像过敏性鼻炎,稍一刺激就来劲,喷嚏打个没完。真情实感的东西我觉得少些刺激较好,否则会变得越来越不敏感。我更盼望着什么时候在大雨面前,我们的城市能摆脱内涝的阴影,大家都能闲适淡定点,不用总那么辛苦,总是为雨所困。

    一下暴雨就看海,这种现象在不少城市存在,20年前如此、现今仍如此,多年下来改观不大。当然,雨势大且急是主要原因,可并非唯一原因,我们的城市发展尚未匹配一流的排水系统,没有一流的下水道远称不上一流的城市!每年此时,暴雨都在用同样的方式哭诉:城市发展,华丽的外表要注重,内在品质更要关注!如此执着的暴雨,有否让你警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