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财政厅规范晒“三公”
(2014-05-07 14:17:39)现代快报报道:继4月30日江苏公布2014年省级“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后,昨天,江苏省财政厅专门下发通知,对以后各地预决算的公开做出规定,2013年江苏的“三公”经费决算必须在今年10月31日前公布。以往晒“三公”时,老百姓都觉得晒得太“粗”,往往只有一个数字,而没有更细化的东西。根据通知,从今年开始,各部门在晒“三公”经费决算时要更细化,比如因公出国(境)费用,要公布出国团组数及人数,公务接待费用则要说明接待的批次、人数、经费总额。
为什么要晒“三公”经费?当然是为加强经费管理、接受群众监督、打造阳光政府,这是政府部门保持开放姿态、尊重纳税人的体现,更有利于国计民生。从中央到地方,关于三公经费的管理越来越深入具体,值得鼓掌叫好。但高兴之余,说点建议意见。
1、希望三公经费公开的步子再快一点、力度再大一点,这一点很重要。每有好消息一发布,群众就眼巴巴的开始期待,假如每次的结果和老百姓的期待有差距、甚至有较大的差距,就会给群众带来失望,让政府部门脸上无光。而关于怎样公开、公开到哪一步,其实老百姓心里明白得很,技术上也不存在问题,关键就是决心和勇气的问题。要么你悄悄的做,做完之后再说,非先说出来再做,那就得做到位,做出力道、痛快利索,要超出大家的期望,才会让群众满意、叫好!
2、不仅三公信息需要细化公开,整个财政信息都需要细化公开,那会更有利于大家比较、分析、监督。老实讲,钱花得少未必是好事,花的多也未必都是坏事。可多数情况下群众搞不懂,一个部门里,哪些钱必须花,哪些钱可花可不花,哪些钱根本不要花。每一笔经费支出合理不合理,群众不可能清楚明白,而只靠公开个具体数字也回答不了这些疑问,那就还要有费用支出的理由和解释、更要有钱花出去之后的效果分析,否则花了白花也叫浪费。这对各部门来讲也是好事,以前怕钱花多了群众不买账,花少了连自己也不信。现在如果你做到每一笔支出都有合情合理、清楚明白的解释,群众认账。
3、既然有合情合理的花费,那自然也要提防和杜绝不合情理的花费、或者花出去没一点作用、甚至是根本没道理的花费,这时候追责就很有必要了,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回不当的各种开支。否则,公开曝晒后,那些不清不楚的单位部门、具体领导,光是尴尬一下,完后该什么样什么样就毫无意义了。没有追究没有退赔,晒还不如不晒。
能有实在具体的责任追究,公开才不是流于形式,才让大家更看到政府部门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