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官员贪300万一分未花:最大乐趣是翻存折
(2008-12-09 11:23:46)
标签:
杂谈 |
有一个小故事,上帝开会,有一位神仙请假说有病不能来,实际上去打高尔夫球了,上帝告诉其他的神仙说,决定惩罚他。结果请假的神仙一天的球打下来,居然是挥杆就进洞,手顺的一塌糊涂,整个就爽歪了。其他神仙说了,上帝你不是要惩罚他么?上帝说这不叫惩罚么,他那么高兴敢跟谁去说?我憋死他。
见不得光的成就,这位李永元大人应该是感触很深了。没人陪着自己乐呵,而且还得坚持相当低调的行事,报道的文章是这么写的,他平时生活十分俭朴,早晨一碗泡饭和酱菜,一年四季常穿制服,从不乱花滥用。钱是他的命根子,亲戚问他借几万元买房子,晚了一点还,他就三天两头追着屁股讨。单位里值班打几圈牌,如果输了几块钱,他的脸能阴上整整一天。看看这位李大人日子过的容易么,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富裕,结果才出得苦笼,又进了囚笼。说实在的,我同情这位老兄,这哥们的一颗心始终都在苦缸里面泡着。你再看看这一段的描写:“此时的李永元似乎感到了什么,对检察人员的行动格外‘关心’。2001年7月17日上午,反贪局几名侦查人员到阳澄湖渔政分站将会计带走调查。不出所料,李永元顿时乱了阵脚,检察官前脚刚走,他后脚就跑进新站长办公室,瘫坐在沙发上哀声叹气:“完了,完了。”当天下午四点多,反贪干警再下阳澄湖找到李永元时,他已为自己准备了一包衣服和若干包降压片,一言不发踏上了警车。”李大人最终是毅然决然的承担起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任务,去做反面角色了。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有人说这位李大人胆子太小,心理素质不够。那为什么还敢于挑战法律,敢于冒险呢?我觉得要么是李大人不是个胆小的人,他喜欢刺激,爱拼才会赢么;要么就是我们相关的管理制度在李大人在位期间,总是不断地向他展示着自己的不足之处,胆子再小的人也搁不住老那么给诱惑着。万幸的是李大人太爱钱了,没造成三百万的损失,这是侥幸。但是监管的漏洞不补上,下一个三百万,三千万,甚至三个亿不能回回都碰上李大人这么爱钱的人吧。所以这个事情的出现,您说是出自李大人的侥幸心理,还是出自制度建设的侥幸心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