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X档案1—BMW契丹文化探秘之旅之八:庆云山辽代皇陵之秘

标签:
云山x档案宋体契丹99e文化 |
http://s5/middle/4b99e63etb1c57d498e44&690
http://s10/middle/4b99e63etb1c57e49cd89&690
http://s7/middle/4b99e63etb1c57f9be2d6&690
http://s11/middle/4b99e63etb1c580bba0da&690
http://s10/middle/4b99e63etb1c580dc4659&690
http://s13/middle/4b99e63etb1c58103304c&690
http://s16/middle/4b99e63et782d59b772af&690
http://s6/middle/4b99e63etb1c581635805&690
http://s1/middle/4b99e63etb1c5822a8aa0&690
http://s8/middle/4b99e63etb1c582e09e77&690
http://s9/middle/4b99e63etb1c5843a8ae8&690
http://s15/middle/4b99e63etb1c58506219e&690
http://s13/middle/4b99e63etb1c5853e907c&690
http://s6/middle/4b99e63etb1c58554b695&690
http://s11/middle/4b99e63et782d5ad050ba&690
离开庆州白塔,车队立即驱车前往当地人称为“王坟沟”的庆云山风景区。庆云山风景区,位于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庆云山在辽代称为大黑山,是契丹人魂魄归宿之地,也是契丹皇朝主要祭拜的神山,其奉祀规格不亚于中原人对泰山的祭祀。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草丰茂,野兽众多,辽代时是皇家狩猎和“捺钵”之地。庆云山形似一道巨大的屏障呈东西向横亘,在山的南坡空兀而起的三个山峰,怪石嶙峋,直插云天。三座皇陵就位于庆云山南坡,由东向西排列着圣宗永庆陵,兴宗永兴陵、道宗永福陵组成的陵园建筑群。这里这三座帝后合葬的陵墓,按三座陵墓位置,人们又称为东陵、中陵、西陵,陵园规模宏大。陵寝建造豪华,陵葬器物众多。辽皇陵金元明清屡遭盗掘,后经军阀和日寇全面破坏,陵室残乱不堪,随葬文物几乎被洗劫一空。陵内出土的契丹小字哀册,被确认为失传多时的契丹民族文字,壁画内容甚为丰富,首次发现了契丹民族服饰形象,巨幅四季山水图表现了辽代皇帝“四时捺钵”的习尚,最富有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现陵区内地表尚可见到享堂、祭殿、羡道、陵门等遗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午在保护区林管站用的歺,热情的站工们,拿出了最好的山珍款待我们,并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保护区的有关规定。饭后,站长和一名老站工陪着车队上山去观赏永庆陵。车队没有走陵门、神道,而是沿着茂密山林中的崎岖山路直插永庆陵。车队艰难前行,宝马车的优越性能,这时得到了充分发挥,它的强劲动力,良好的越野性能,成就了车子的顺利爬行。听着车外树枝抽打车身的啪啪声,望着四周郁郁沉沉的密密山林,时不时传来的扑鲁鲁野鸟从野草丛中起飞的响声,大家心都紧绷起来,对皇陵神圣的敬畏之情不由得在每个探秘队员心中升起。约半小时左右,车队来到一个空旷的地方停下车,林管站长说圣宗永庆陵到了。大家随着站长爬上去,约十分钟光景,听站长指着一个径约十米的大坑说,这里就是原来的永庆陵。
我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眼前的大坑与记载及我想象中的皇陵差距太大了,据游览手册载:“从陵门到陵墓,长1300米,宽3米的神道,神道两侧有望仙殿、御容殿等建筑遗址。永庆陵为仿木结构的七室砖墓,墓内全长21.2米,最宽15.5米,最高约6.5米,分前、中、后三正室,前室东西侧室,中室东西两侧,以后室为主室。前室平面为长方形,券顶,其余各室均为圆形,穹庐顶,各室之间有券顶的甬道相连。陵寝由三层大青砖垒砌,内抹白灰,地面略向南倾,平铺打磨平整的方砖,下有排水系统。主室内有柏木组建的巨大椁室,各室间有通道相连,安有柏木大门,门楼用雕砖砌成,瓦垄起伏、鸱吻高翘,通体彩绘。墓中出土物十分残碎,日本人挖掘东陵时曾出土有枋、榑、斗栱等小木作构件,较有价值,但原有结构情况不明。原来墓内都有壁画,绘制者应为当时契丹和汉两族画师。壁画主要在墓内砖砌仿木结构细部及墓壁上方,内容有装饰图案、人物和山水等。墓门及墓内砖砌仿木结构上,饰红、绿彩,墓门上鸱吻饰黄褐彩。仿木结构细部及墓壁上方,用工笔彩绘龙凤、花鸟、祥云、宝珠以及网格状图案,是已发现的辽墓彩画中等级最高的。”
眼前的一切,不要说没有巍峨的享殿,就是一般墓前的石像生也不见一个,那怕残砖断瓦也不见踪迹,七室砖墓化作只是一坑的古代三合土及衰败枯黄的野草。我问林管站站长和右旗史志办的王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宏伟的永庆陵怎么成了这个样子?站长和王老师告诉我,这是某国家考古队最后一次考古的杰作,他们掀开墓顶考古后回填成这个样子,说是永久性防止盗墓贼再次破坏陵墓。我无语了,我相信盗墓贼永远不会破坏陵墓了,因为永庆陵永远不存在了,它已经彻底被国家考古者毁灭了。
我望着被山风吹得呼啸作响的山林,和一坑茂密的衰草,浮想连翩,脑海中不断映出耶律隆绪叱咤风云,万民尊崇的一生的画面:耶律隆绪,景宗皇帝的长子,小字文殊奴,幼喜书翰,10岁能诗,精射法,通音律,好绘画。他十二岁即位,是为辽圣宗。由于年龄尚小,所以由其母萧太后摄政,萧太后是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她依靠契丹大将耶律斜轸、耶律休哥和汉臣韩德让为辅弼,于圣宗统和四年(987年)粉碎了宋朝的大举侵略,大败宋军,活捉宋朝大将杨继业。此后,辽国连续多次击退宋兵侵略。为彻底结束被侵略的局面,辽发起了南征战争。圣宗二十二年,辽国攻至澶州城下,逼宋真宗签定了"檀渊之盟",迫使宋朝年年向辽国进贡"岁币",辽宋两国从此相对安定下来。辽圣宗亲政后继续母亲的政治、经济、法律的改革,使辽的经济飞速发展起来,使辽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发达的国家。辽圣宗文武双全,文能著书立说,诗词歌赋无所不精,绘画书法士儒仰慕。武能上阵御敌,力战数将,轻松斩敌,万人之中。他曾在狩猎中,策马发矢,连噎二虎,又曾一箭,连贯三鹿,是有辽一代武功文治首屈一指的君主。
就是这样一位煌煌有为中华君王的陵寝,竟遭到他后世不肖子孙的如此无情地盗窃和践踏,如果圣宗地下有灵,一定会拍案而起怒斥历代宵小的不齿行径。惋惜中的探秘队员,来到被树枝遮掩的墓道口,用深深的躹躬礼向这位中华民族的杰出帝王致以崇高敬意。山上山下数不清的盗墓孔洞,引起了探秘队员的注意。大家七嘴八舌问王老师和林管站长这是怎么回事,国家为什么不管?他俩苦笑着说:这都是历代盗墓的盗洞,不是不管,是管不了啊!林管站十来个人要管总面积10.04万公顷的地方谈何容易。虽然在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加了一些设施和人力,可仍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呀!据估计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文物,被从这一地区盗走,流向世界各地。惊愕后无可奈何的人们心中叹息着、思索着,默默地走下庆云山……。
泉痴山人2011-11-15日于京东
附图:
1、庆云山到了;
2、林管站热闹起来了;
3、赛罕乌拉地质奇观碑;
4、绝学专家刘凤翥题写的契丹小字区牌;
5、丰盛的午歺都是山珍味哦;
6、只有两老头喝酒;
7、上山车队;
8、山路崎岖;
9、艰难前行;
10、永庆陵现状;
11、张总下到坑底;
12、现出真面的永庆陵墓道口;
13、盗墓洞口;
14、大家围观又一盗洞;
15、张总和两位老家伙;
16、全体队员合影庆云山。
转载来源:泉痴山人的BLOG